第95章(第4/5页)

临行前,叶嘉给他塞了几大包的药带去。

思来想去的,着人将驻地那边的院子后头那一块空地给买下来。趁着修屋子的顺便,将院子给扩充大了。又命人将在上头盖了三间仓房,底下也挖了大面积的地窖。不仅如此,作坊这边,叶嘉也多了个心眼,买了临近作坊的院子置办了个仓房。

袁春生办事不是一般的效率,去了不到十日,源源不断的粮食就从轮台和下面的安西都护府运送过来。为了不引起骚动,他购粮都是小心翼翼的,这般运送过来也没惊动谁。

孙老汉这段时日就跟在袁春生的身边做事,边看边学,涨了不少见识。短短不到一个月,叶嘉在作坊这边置办的仓库就堆满了。原以为两千两至多能填满两个仓,袁春生倒是有本事,花了一半的钱就买到叶嘉预估的粮食。不仅斤两上够,且都是新粮。

不仅如此,那批寒瓜甜瓜卖出了叶嘉想不到的价格。去岁阿玖才卖了三百两,袁春生直接将这个价格翻了三番还多不少。到叶嘉的手中一千一百多两银子。

“真是本事!袁掌柜是真的好本事!”

一千两的银子流回手上还不算,袁春生从叶嘉做营销搞噱头这举措中受到了启发。举一反三地给运送去轮台的香胰子各种香型都编了故事。

他给每个香型的味道都编了故事,卖的有模有样的。

叶嘉虽说从未小瞧古人的智慧,但袁春生还是一出手就叫她刮目相看了。既然他做得这么好,叶嘉干脆也放宽了权限,让他去根据市场嗅觉精准定价。原先叶嘉指定的价格是根据东乡镇这边的情况制定的,换言之,叶嘉没有在轮台生活过,其实并不是了解得很透彻。

有了稳定的进项,叶嘉这乱跳的心脏才算是得到了一丝喘息。尤其是粮食堆满了仓房,驻地那边院子的地窖也堆满,感觉就更踏实了。

仗打得突如其来,又预料之中。

某日夜里,叶嘉才看完账簿躺下没多久,门外就传来了急促的拍门声音。

她迷迷瞪瞪地睁开眼睛,院子外头灯火通明。哐哐拍门的是余氏,除了余氏还有叶四妹等人的声音。叶嘉披了衣裳赶紧下了床开门,余氏也好像才起身披头散发的就进了叶嘉的屋子:“嘉娘,李北镇那边打仗了。叶家庄出事了,亲家母亲家公带着一大家子人来了。”

叶嘉起先没明白,糊里糊涂的没想起来亲家母亲家公是谁。等瞥到叶四妹一个激灵想起来。叶家庄的老叶家一家子不是原主的亲爹亲娘么?!

“他们来了?!”叶嘉委实没想到叶家人会跑来,“他们原先不是不管打仗死活都不搬么?”

这话说的,余氏都没办法接。

“等等,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这次情况这么糟吗!叶家庄的人都逃了?”叶嘉早料到会出事,成功烧了粮仓突厥人怎么可能不出击。但是一打就闹得这么大,城寨被击溃了么?周憬琛人怎么样了?

余氏摇了摇头:“还不清楚,轮台那边应该会支援的。”

不管怎么样,先去那边看看叶家人怎么回事。叶嘉跟余氏匆匆去了花厅,花厅里或坐或站一群人。除了叶童生老夫妻俩,叶青江两口子,还有七八个孩子。他们估计是初见这么大的宅子有些慌,除了叶童生跟叶青江敢坐下来,其他人都跟个鹌鹑似的缩着,不敢乱看也不敢乱碰。

叶嘉跟余氏匆匆过来,那叶青江跟屁股下面有火烧似的跳起来。旁边的叶童生稳稳坐着没动,直接忽略了前面的叶嘉,看向了叶嘉身后的余氏。站起身:“亲家母……”

之后自然是一通寒暄,叶童生别的本事没有,寒暄的话倒是会说。

余氏跟他你来我往的一通话说,叶嘉听到几个孩子肚子饿得咕咕叫。这几个孩子个个面黄肌瘦,身上一个补丁接一个补丁的。

叶嘉倒也没说什么,小声地叫叶四妹带着环佩小梨他们去做些吃食送过来。

叶童生老夫妻俩估计吃了不少苦,眼窝凹陷,面颊上都泛着青黑色。这么晚了,寒暄这一通已经用尽了彼此的力气。这一路担惊受怕又连夜赶路的,几个人累的都够呛。年纪小些的孩子靠着大一点的孩子脑袋一点一点的,困得都站不住。

等吃食送上来,他们吃完,叶嘉给分出一个院子叫他们住下就各自去歇下了。

人送走了,叶嘉捏了捏眉头,心中是有些烦的。

叶童生的态度,让叶嘉感觉到不适。

虽说只是一个照面,父女连话都没说上,叶嘉却仿佛已经预料到以后这老头儿若是常住,会对她做的事指手画脚。说实话,她手头要忙的事已经够多了,叶嘉是真的懒得再应付一个固执的老头儿。特殊情况收留他们几日是可以的,但长久的收留怕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