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5/6页)

张轻舟带她做手术的时候,就说过,她天生适合当医生。

情绪调节能力很好。

苏娉吃完棒冰,去供销社洗了手,然后继续推车,她说:“没办法呀,性格是最难改的。”

夏莹点头:“确实是这样。”

想到还有一个月,她们就毕业,到时候能跟何忠去西南军区住军属大院,她就忍不住开心。

“赵弦歌也会和杜黎一起去西南军区吗?”苏娉问道。

“不知道欸。”夏莹耸肩:“我没问她,她和杜黎经常吵架,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

而且看样子,大多是赵弦歌挑的头。

她估摸着是因为当初彩礼的事,没有让赵弦歌家里满意,她家里经常写信过来问钱。

这夫妻俩吵架,赵弦歌娘家应该出了不少力。

这也是根据赵弦歌之前跟她抱怨娘家猜的,具体是不是就不晓得了。

“反正我是觉得她挺傻的,有日子不好好过。”夏莹说:“一心想要找个部队里的,找了又不好好珍惜。”

她也懒得说这个了,毕竟是别人的事。

劝也劝过,作为朋友,也不能太越界,免得反而招人烦。

“阿娉,有件事我得提前和你说一下。”

“你说。”苏娉温声应道。

“就是你结婚是十月一号嘛,我们九月二十三毕业,如果何忠提早回部队,我的入伍申请也通过了,我恐怕得赶去部队报道。”

这种日子是不能挪也不可能请假的,如果真的这样她多半参加不了好友的婚宴。

“没事呀,”苏娉在部队也有将近一年了,她表示理解:“我们还说不好会不会在十月一号办婚宴。”

如果陆长风临时有任务,或者她到时已经去了研究所,而且手头上的研究任务不能中断,也只能挪日子。

“那好,反正到时候我们保持联系。”她是衷心希望能见证最好的朋友步入婚姻,幸福美满的。

苏娉于她,除了是朋友,还是贵人。

“好。”苏娉弯眸笑:“时常联系。”

之前也有担心过,会不会各自结婚后,就忽略了友情的现在看来是不会的。

张家离东城大学不远,张轻舟在研究所,张老爷子去了药学院,张老夫人回老家乡下避暑了。

她从布袋里找出钥匙,打开大门。

夏莹知道这是张老师家的时候,砸吧嘴:“虽然知道张老师他爸是药学院的院长,但是没想到他家房子这么大。”

这是一个三进的院子,白墙青瓦,据说是张家的祖业。

苏娉把锁挂在旁边,取了钥匙,推开门:“是呀,我也没想到。”

最开始的时候,也没想到两家竟然会有这样的关系,也是有小叔叔的牵线,她才会认识这位张老师。

没想到反而是张轻舟率先认出了她。

“还在门口,我就闻到了白芍和桔梗的味道。”夏莹吸了吸鼻子,她提着行李袋跟在苏娉身后。

自行车只能先放这儿,有行李袋不方便推上去。

“是张爷爷种的。”苏娉也拎了个行李袋,带她去自己住的厢房。

院子里有很多种中草药,夏枯球、白芍、板蓝根,这都是张老爷子的宝贝。

之前被张老夫人薅了一片地种菜,他也没说什么,就是心里疼得厉害。

夏莹跟着她去了厢房,放下行李袋,看着她把书籍笔记放好,问她:“衣服你是放在这还是带去军区?”

苏娉肯定是得回趟军区,通知陆长风一起出来吃饭的。

“放这儿吧,在军区穿裙子不方便。”她夏天最多的衣服就是裙子,今年妈妈也给她寄了两条过来,还没穿过。

“那行,”夏莹看了眼屋子:“你说张老师家条件这么好,他怎么到现在还没娶媳妇儿,都快四十了吧。”

“差不多。”张轻舟比她妈妈小几岁,苏娉随口道:“老师的心思都在医学上,除非能碰上个和他在医学理念上有交集碰撞的,不然恐怕很难了。”

而且她看老师这意思,目前没打算。

研究所的女同志也不算少,就是没有让他动心的。

每次提到这个话题,张轻舟都是一笔带过:“人不是一定要结婚,你张爷爷张奶奶现在已经有孙女了,不用非得来逼我给他们生孙子吧。”

苏娉想说自己又不是亲生的,张爷爷和张奶奶肯定更希望是他的孩子,但见他这随意的模样,知道他确实没心思,就没提过了。

不然张轻舟会一直在她耳边念:“我的工资马上就都要给你当嫁妆了,我兜里空空,拿什么来娶媳妇?”

苏娉跟他说不用帮她准备嫁妆,他还急眼。

行吧,彻底没话说了。

其实他就是不想找对象。

苏娉心里隐隐有猜测,他是自由惯了,怕被管着,而且性格有时候比较怪异,所以担心别人后期会接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