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后宅符纸(第2/4页)

上午练完武后,中午休息片刻,下午就要读书,晚上再对着书练功,朱标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偶尔天气不好,他才会有个假放松放松。

比如今天。

乌云掩住了白日,天色昏暗,空气中沉闷里带点潮湿,仿佛快要下雨。

果然不多时,细雨绵绵,自屋顶向下滴落,沿着瓦片向扫在窗台上,连缀成丝,密密麻麻地砸向青石板,滴落在地,似下非下,好像并不很愿意来到人间。

朱标放下手里的毛笔,取了帕子擦手,抬头看着窗外。

算算时间已经不早了,自家娘的小厨房这个时候已经在做餐点和粥饼,今天不练武,难得有空,朱标立刻决定去蹭上一顿。

六出白正卧在房间角落的窝里啃骨头,咔吱咔吱的声响也和雨一样连绵不断,也难为朱标能静下心来写字。

“小六,走了。”

“汪。”

六出白这几年已经长了不少,虽然好像还是没有成年,但也只比朱标认知里的金毛小了一圈,估计最后能有很不错又适中的体型。

小六,小白,六出白,这些名字朱标随着感觉乱叫,它倒也能听懂。

其实老朱同志那碗在吞吐人气时,朱标偶尔也见过六出白有同样的情况,对这两个成精的事很期待,也做好了心理准备。

只不过是迟早的事罢了。

“娘。”

马秀英正在和对面一个大肚子的年轻女人交谈,屋子里还另坐着两个女人,一个是带着两个小孩儿的李氏,还有一个就是微微显怀的碽氏。

李氏在至正十八年的时候又生下了一个儿子,老朱同志给取了名字,叫做朱棡——棡即刚的同音字。现在她孕有两子,一个是朱樉,一个就是朱棡。

朱棡和朱樉一样,性格暴虐,历史记载上曾做出鞭打厨师、将人系在马后拖行而死等类的事件。不过老朱同志对他并没有像对朱樉那样失望,最后给上谥“恭”字,为晋恭王。

简而言之,就是这个弟弟也还有救。

碽氏肚子里的这个孩子,更让朱标关心一点,也不是说他对弟弟们的意见有所不同,历史毕竟是历史,本身的记载就不一定准确,加上属于变数的自己和妖魔鬼怪的背景,指不定怎么偏离原路,只能当作参考。

但是碽氏所怀的这一个孩子,按照年份月份来看,正是明成祖朱棣。

照常理来讲,造反是件异常严重的事情,何况朱棣造的就是朱标未来儿子的反。但是——朱标其实压根不在乎。

无论朱棣怎么在朱允炆在位的时候造反,在老朱同志活着的时候,他是绝对不敢扯什么幺蛾子的。若是朱标继位,他也不敢。朱元璋对太子有多器重,是个人就能看出来,满朝文武不说心里早就站好了队,就光是身体上,也被老朱同志安排做了太子党。

朱元璋在外征战多年,平时事务也多,基本上很少回家,一众大大小小的儿子,说句有些夸张的话,都是被朱标这个长子带大的。再加上朱元璋是个控制狂,对儿子的学业管得很严,农民出生,才不管那些规矩,不对劲了就打,罚得非常厉害,他这些儿子基本都被朱标从棍棒教育下解救过。

皇帝自己就是最大的太子党,大臣站队,兄弟尊敬,朱标本身也不差,胸怀宽广,文武双全,要不是得病逝世,哪里轮得上朱棣去篡位。

若是老朱同志在的时候,朱棣篡位,会被一下子按死。若是朱标在位的时候,朱棣会被老朱同志本来要杀死为朱允炆铺路的武将按死,一众兄弟也会争着抢着为了在大哥面前表现而来打他。朱允炆在位的时候……实际上各方面都是很有优势的,打输了就很是离谱。

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没有提,那就是朱棣自身的心理状况。各方记载一般都显示朱棣早有不臣之心,对权力很是热衷,或是心里想着要坐坐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但朱标认为在朱允炆削藩之前,他压根没那心思。

综上所述,也就是弟弟里的一个罢了。长大以后若还是表现出不凡的见识和能力,朱标当然不会打压他,反而会给予重任。

因为他并不是个小气的人,也并不认为自己会没有那个能力坐稳天下。

马秀英见他望着碽氏的肚子看,柔声道:“怎么了?莫非你已迫不及待的想当哥哥了?”

坐在李氏旁边的小孩儿嗖的一下站起来,大声道:“大哥已经有我了,早就是哥哥了!”

朱标敷衍地点点头:“嗯,对,已经有二弟了。”

朱樉听了这句话,才又啪的一声满意坐下。对于他来说,朱标简直是世上最厉害的人——鉴于他能阻止朱元璋的鞋底子。

李氏看着他得意的样子,打心底里觉得无语和无奈,孩子没有出息,她怎么教也改不了,不说争一争,好歹也别这样狗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