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臣有罪(第2/3页)

韩百户和手下面面相觑:“既然如此,我们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但凭公公吩咐。”

———

秦淮河的生意,到了冬天也不会停歇。

碧波上了冻,自有人花大价钱砸开,放上画舫,画舫里再放上火炉,供老爷们玩乐。

霓绢彩旗,轻纱暖袖,灯影绰绰,喧嚣繁盛如人间仙境,纨绔子弟们在这里大把大把地花钱,流水的金子银子从此处消失,称得上天下头等的销金窟。

丝竹声与酒令声中,韩百户带着人,与杨高孟一起来到了河岸的阴影处。

“张来释在哪艘船上?”

有人指了一下。

韩百户看向杨高孟:“我们是不是找一艘船划过去?”

杨高孟道:“有我们的人?”

韩百户自信一笑:“京城里的酒楼楚馆,至少八成都有我们的人。”

“那就先靠过去看看。”

韩百户下了命令,不多时有一个龟公跑来,恭敬行了礼,领他们到一艘不出众也不会叫人轻看了的画舫上,舫上的姑娘们十分有眼色,收了琵笆古筝,全回到屋子里去,不发出半点声音,好像不存在似的。

两个仆役拿起桨,画舫飞快驰向河中央,停泊一会儿后,不留痕迹地飘向张来释的船。

“恐怕不能直接拷问。”韩百户为难道,“圣上到底没有命令,这样的事传出去也没有解释。”

杨高孟道:“找个姑娘去把他灌醉,给他下药,先试试套话。”

“行。”韩百户同意了,“我去吩咐。”

很快的,他从屋中的姑娘里选出一位,这位姑娘长得不是十分美丽,但身上却有股楚楚动人的气质,尤其是那双眼睛,看人时仿佛有朦胧雾气,惹人怜爱,下意识地觉得她可怜,不会有什么坏心思。

“好。”杨高孟为韩百户的眼光赞了一声,“就她了,找个由头让她过去吧。”

这位姑娘上了张来释的船,自称是别人介绍过来,专门陪酒的,张来释平时常被人巴结,似乎并没有怀疑什么,在药物和酒精的作用下,很快就倒伏在桌上,被众人搀到房间的床上躺下休息。

凭着锦衣卫的身手,韩百户带着杨高孟避开众人来到房中。

姑娘道:“大人,他已经醉了。”

韩百户嗯了一声,推推张来释,张来释摆了摆手,嘟囔几声,翻身裹紧被子。

“他最近常来?”杨高孟问道。

姑娘见多识广,认出他是个太监,低着头小声道:“回大人,张都事连着半个月睡在这里了,从没回过家,每天点不同的人作陪,一掷千金,花了不少的银子随意打赏。大家都说,他约莫是发了一笔大财。”

杨高孟看向韩百户。

韩百户皱眉道:“没人给他送过钱,他家里的财产也不多。”

杨高孟想了一会儿:“先问吧,之后再查。”

姑娘会意,趴在床边,贴近张来释的耳朵:“大人,大人,醒一醒,有人来找您了。”

“……谁,什么?”

“有人找您,说是有事呢。”

“……叫他回去,明天再说。”张来释不耐烦道。

韩百户在门边弄出了一点声响,装作是有人进来了,顺便踏了几步,显得真实。

“大人,是急事,不说不行,您见一见吧。”

张来释想要睁开眼看看是谁,却发觉眼皮坠了铁锁一般,沉重得要命,怎么也睁不开,想动手指,也抬不起来,只好道:“让他说……让他说吧。”

韩百户点了一支熏烟拿在手里,让张来释吸了几口后灭掉,开口低声道:“大人,熊家的事,宫里知道了。”

话音落下,房里死一般的静。

姑娘低着头,盯着自己的脚,肩膀微微抖着,呼吸放缓到极致。

许久许久,韩百户甚至开始以为他没听清,正准备再说一遍,忽然见张来释好像被人打了似的,浑身抖了一下,大喘几口气后,呜呜咽咽地哭起来。

是那种酒后的哭声,模糊又奇怪,往往是让人觉得好笑的——常有醉汉抱着路上的柱子,嘴里喊着要拜把子之类的话,说什么这辈子不能同生,只有同死。

但是房间里的人都笑不出来,非但笑不出来,神情还一个比一个严肃。

韩百户与杨高孟对视一眼,试探道:“大人,如今怎么办才好?”

“还能……还能怎么办,逃得掉吗!死矣!死矣!”张来释在床上蠕动,像一只化蝶不成的虫子,“我早就知……知道,圣上不会放过我的,夫人,带,带家里人走……臣有罪!臣有罪……圣上开恩,圣上开恩……”

这些句子虽含糊破碎,表达的意思再清晰不过。直到这个时候,韩百户才算是真正放下心来,婚事既然真的有问题,那他便不用担心熊家的报复,再没什么好怕的。

放下心中包袱,他的目光由冷静转为兴奋,看张来释的样子,好像在看一块大金子,在看行走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