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第2/4页)

朱依依吸了吸鼻子,嗯了声。

车已经开到了大马路,宽敞了许多,朱远庭戳了戳她的手:“话说你和薛裴哥和好了没?那天看你们在外面聊了那么久,都聊啥了。”

“你问这么多干嘛。”朱依依不想聊任何与薛裴有关的话题。

“看着你们闹矛盾,我心里也不好受,真的。”

他说得倒是有几分诚恳,但朱依依没理会:“你有什么好难受的。”

“我很重感情的好不好,以前我们仨经常一起出去玩,可自从你们吵架之后,薛裴哥连我们家都很少来了。你们到底为什么会吵架啊?我问薛裴哥他也不愿意说,还是第一次看你们冷战这么久。”

“大人的事,小孩子别打听。”

朱远庭炸了:“靠,我都十六了,哪里是小孩子了!”

……

从南镇到桐城一共三个小时的路程,不过因为朱远庭在一旁插科打诨,抖机灵,时间倒过得挺快,没一会就回到了桐城。

一到家,朱依依就进房间补了半天觉。回老家这几天她都没睡好,因为她房间里有扇窗户是漏风的,风呼呼地往里吹着,睡到半夜总要被冷醒。

下午六点,朱依依趿拉着拖鞋走出房门,朱远庭就从客厅跑了出来,咋咋呼呼地问她:“姐,你是不是给外婆买新的电视啦?”

朱依依有点懵:“没有啊。怎么了?”

朱远庭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给她听,原来刚才外婆从乡下打电话过来,说有人来家里装新的电视机,问是不是他们叫人过来装的。

朱依依瞬时警觉,以为这是什么新型的骗局,专门来坑骗农村老人群体的,她吓得立刻给外婆打了电话过去,不过事情好像和她想的有些不一样。因为那装电视的师傅告诉她,前几天那位先生就已经把款都付了,他们今天只是过来帮忙安装线路,不收取任何费用。

朱依依更是疑惑,问道:“师傅,你知道那个人叫什么吗?”

“姑娘,你等等啊,我找下单子。”过了一阵,师傅给她念了一串号码,接着说,“上面写着是一位姓薛的先生订的,其他的信息没留。”

朱依依沉默了几秒,点头:“好的,我大概知道了,麻烦你把电话给回我外婆吧。”

电话那头的外婆问:“依依,你说这电视机他们是不是送错人了啊?”

“没送错,”朱依依顿了顿才开口,“我问了,他们说这个是薛裴给您订的。”

外婆心疼地叹了一口气:“哎唷,多浪费钱啊,这电视这么大,肯定很贵,要不还是退了吧,你给他打个电话说说看。”

退是不可能退的了,朱依依抠着掌心,当下更是心情复杂。

在乡下那几天,薛裴常陪着外婆一起看电视,那台老式电视机一打开就是大片的雪花,声音沙沙地响,大概就是那个时候他打电话订的。

“外婆,既然是他买给您的,您就留着吧,有空的时候,可以喊隔壁的张奶奶一块儿过来看会电视,这样就不无聊了。”

“这孩子真是有心了,依依啊,你记得帮外婆和他说声谢谢,改天等地里的红薯和山莓长好了,我给你寄点上去,你帮外婆拿些过去谢谢人家。”

朱依依乖巧地应了声。

电话挂了好一会,朱依依看着通讯录上薛裴的号码,犹豫了一阵,最后还是没有拨出去。

她想着等回北城之后,再约薛裴出来,顺便把电视机的钱转给他。

假期过得很快,转眼十来天的春节假期就要结束了,在李昼的劝说下,朱依依最后还是去了他家一趟。

去之前,她心里极其忐忑,拎着一袋水果站在门口不敢进去,手心都捏出了汗,有种在课堂上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的紧张感。

很多事情都是做之前觉得难,自己先在心里设想了种种不好的结局,可一旦开始做了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困难,反倒显得先前那些忧虑都是多余的。这是两个小时后,朱依依从李昼家离开时得出的结论。

事实上,李昼的妈妈比她想象得还要温柔。

早前就听李昼提起过,他妈妈是一位小学语文老师,性格很温和,平易近人,可见了面朱依依才知道,她比李昼形容得有过之而无不及,说话轻声细语,而且很会照顾对方的情绪,朱依依呆在李昼家里这两个小时,没有一分钟觉得自己被怠慢,被轻视,聊天的过程里没有一句话是催他们结婚的,反而像是对待一位来家里做客的朋友,随和又亲近。

朱依依还是第一次感受到这样轻松的家庭氛围,让她对家庭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离开的时候,李昼送她到她家楼下,笑着问她:“怎么样,还紧张吗?”

“不紧张了,以后应该都不会紧张了,”朱依依伸了个懒腰,心理上都轻松了不少,“你说的没错,我应该早点来拜访阿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