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第3/4页)

“我想招跑堂跟杂工。”姜云珠道。

“我没跑过堂,但我可以学,求姑娘给个机会。我还认得一些字。”男人目光灼灼道。

跑堂这伙计,真没什么技术含量。

姜云珠对他印象不错,“你们先进来。”随后她对陈氏道,“娘,厨房还有什么吃的没有,给他们拿一点来。”

陈氏也听见男人说他们是从长丰府逃灾逃出来的了,一时间想起很多。听姜云珠这么说,立刻道,“我给他们煮点面吧!”

“不用,不用。”男人赶紧道,然后站在门口,十分拘谨的样子。

他看见这店里纤尘不染,而他们三个,就像乞丐一般,如何敢进店里。

“进来吧,没事的。”姜云珠道。

男人这才小心的进了店,把老妇放在一边的座位上,自己说什么也不肯坐了。

姜云珠问起他们三人的情况。

男人叫李河,旁边的老妇是他娘,后面那个妇人是他媳妇黄氏。他们本是长丰府临沧县人,家中有几亩薄田,以种田为生,日子不算富裕,但也能吃饱。

可是这两年长丰府连着大旱,赤地千里,他们变卖了所有东西,依旧难以糊口。

没办法,他们只能出来逃荒。

李河之所以识字,是因为他没事的时候就跟村头的算命先生学,一天学两个,慢慢竟然也认了不少字。

“长丰府今年真的又要闹旱灾?”陈氏端着三碗面出来,正好听见李河说话,惊问。

当初他们就是怕出现这种情况,才提前从长丰府逃出来,如今听见这个消息,陈氏又是庆幸,又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

李河点头,“应该是。”

陈氏愣在那里。

姜云珠则把那三碗面推到李河他们身前,“快吃吧!”

李河他们已经两天没吃过像样的东西了,如今看到这热气腾腾的面条,都忍不住咽了口口水,可是……

姜云珠笑了,“其实我们一家也是从长丰府逃荒出来的,这大概是去年的事了。”

“真的?”李河都不敢相信。

既然是逃荒出来的,那肯定日子不好过,可看姜云珠,竟然在县城开了这么好的饭馆,这?

“真的。”陈氏回。想当初他们来武陵县时,比李河他们也好不到哪里去。

多亏了姜云珠。

多了这层关系,李河一家不那么拘谨了,端着面碗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一大碗面条很快吃完,三人脸上都有了些血色。

“姑娘,我真的可以学的,我学东西还挺快的,不然你就让我试几天,不行你再赶我走。”李河心里一直记挂着这件事,放下面碗,恳切地对姜云珠道。

姜云珠觉得他这人真的不错,起码有上进心。就比如他识字这点吧,普通种田的,每天干完活就已经很累了,谁会想再去跟算命的认两个字。

而他不但学了,还坚持了下来。

“跑堂确实认字最好,好,你就留下来试几天,行,我就留下你。”姜云珠道。

李河听了,几乎喜极而泣。他们现在身上一文钱都没有,几乎马上饿倒在街头,姜云珠这时雇佣他,无异给了他一条生路。

“谢谢姑娘,谢谢。”李河不停道谢。

这时,他媳妇黄氏忽然拉了他一下。

李河这才想起,对姜云珠道,“姑娘,你刚才说你们这里也招杂工,杂工限男女吗?”

一般地方招人,都喜欢招男人,所以他有此一问。

姜云珠已经明白他的意思了,“不限。”

“那我媳妇……”

“可以试三天工,三天后再谈去留。”

“多谢姑娘。”“多谢姑娘。”这次连李老太太都站起来,一家人感谢姜云珠。

姜云珠摆摆手。一下招了一个跑堂,一个杂工,再加上谢莲,人差不多招齐了。

姜云珠去了外面,把招工启事撕了下来,她决定先这样,不招人了。

李河的话让她有了一丝危机感,长丰府今年也会大旱,到时肯定很多难民涌到潞州来,她现在还是不要盲目扩大。何况,宝福楼还不知会闹什么幺蛾子。

李河三人吃可以在店里,住却……

其实饭馆后院还有房子,但姜云珠不想让他们住在这里。她心思微转,有了主意。她打算在县城里再租一个宅子,一是放饭馆的各种东西,比如那些带鱼、章鱼什么的,二,可以让李河一家先住在那里。

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她想买一批粮食存着,手里有粮,心才不慌。

说干就干,姜云珠立刻去了牙行,没一会儿就租到一处离栖山居只有一条街的一处院子。

院子不算大,但竟然有一处大地窖。姜云珠就是看中这点,才租了这处房子。

让姜城把家里剩下的鱼都放进地窖里,这样这些鱼又能多储存一些时间。

然后姜云珠给李河三人买了三身衣服。起码李河跟黄氏,不能穿着身上这破烂衣服来店里上班,就当给员工的工作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