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第2/4页)

一盒茶叶六块钱,利润拍马都赶不上修理手表、收音机。有这种思想觉悟的人,怎么可能会贪那点投机倒把的钱?

他心平气和地说道“星斗不是说过苏叶会修手表、收音机吗?她带着那群学生做的翻新手表,每个月能挣的钱比卖茶叶多多了。那些钱她都没要,反而全捐给了家境困难的学生,茶叶这点钱人家怎么看得上?你们啊净瞎操心,等等后续吧――”

宁妈琢磨着也是这个理儿,撇开苏叶的人品不论,顾家根本不缺那点钱,以前半条街的铺子都是他们顾家开的,街上的数得出名号的商店,恐怕也沾着一个顾字。虽说人家捐了大半的家资,但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犯得着图这点茶叶钱?

妇联办这回动作十分迅速,火速贴出了关于举报苏叶同志的匿名信公示,公示中严肃批评匿名诋毁苏叶同志声誉的行为。不仅如此妇联办反手向苏叶购买了一百斤的茶叶,把茶叶添进了慰问品之中。

妇联办逢年过节常给战士、烈士家属分发慰问品,诸如鸡蛋、面条、大米、花生、食用油,现在添了茶叶。

这一系列奇怪的举动,让大伙懵了许久。

如果这些还不够证明苏叶同志的清白,接着妇联办征求苏叶同志的同意,贴出了清溪县革委会的茶叶批条、以及上沟村村委会的感谢信、收条的影印文件,那真的迎面而来的一记响亮耳光。

要不是这年头太穷,经济困难,物资奖励得紧着烈士家属用,否则妇联办肯定会表彰苏叶同志,送她一袋大米、几斤猪肉。

妇联办的领导严肃地说“我在这里着重批评某些同志诋毁他人名誉的行为!不要总是盯着别人家的一针一线,吃穿用度,与其在物质上的较劲攀比,组织上更希望你们有一天能在精神上互相比较,比较谁的思想更进步、品质更可贵!”

虽然妇联办没有物资的奖励,不过周末的时候,苏叶的“物资奖励”眨眼就来了――

几个穿得破破烂烂的老乡提着几只野鸡来到了军属大院。

他们交了介绍信,乐呵呵地被小战士领了进去。

家属大院的人见了这帮满身褴褛、骨瘦如柴的农村人,俱是一片惊讶,最让人吃惊的是他们手里提着野鸡。打听过后才知道,这帮人来自上沟村。

马根生满脸笑容地说“我们是来找苏老师的。”

“苏老师?是哪个苏老师,苏叶吗?”一个家属问。

他们忽然想到妇联办公告栏张贴的上沟村的感谢信,没想到人家马上就找上门来了。

马根生点点头“是苏叶老师,这回多亏了她……咱们村今年没有救济粮发,要是没有她,恐怕全村人都要饿肚子,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

前段时间忙活着收地里的庄稼,没空来感谢她,刚忙完我就领着人来感谢她啦!她就是我们全村人的救命恩人,要不是凑不够路费,村里好多后生都想来感谢她哩!他们特意给她去山里捉了几只野鸡。”

他摇了摇手里的鸡,问“苏老师家怎么走?”

听到这番话,大院里的家属心里忽然打了个突突。

恩人这个词份量太重了,这前脚刚得罪了人家的恩人,后脚人家村里的干部就来了,这叫什么事?

另一些人恍然大悟原来苏叶真有人送鸡吃……苏叶说野鸡是老乡送的,还真有老乡给她送鸡吃。

这一群人看着骨瘦嶙峋,但各个精明能干,否则也当不上村里的干部,十里八乡饿死了多少人,上沟村只饿死了几户懒人。

村支书发现这些人表情不对劲,收起了笑容,一股脑地盘问了下去。

不问不知道,一问俱是沉默了。一群干部听得涨红了脖子。恩人都被冤得差点要被抓去当典型,当他们全都死了?

前段时间那个投机倒把的分子被抓去枪毙了,村里人也听说了,投机倒把可不是小事!

几个村干部纷纷凑到妇联办的公示栏下,识字的干部看了文件念了出来,一行人听得脸都拉了下来,原本晒得就黑乎乎的脸更是黑如锅底。

村支书生气地说“苏老师为人最是正派、善良不过,怎么能随随便便冤枉好人!”

生产队妇女主任拉长了脸“连去咱们村查一查都没有就给人扣帽子,我呸,这是哪个同志脸都不要了!”

另一个更是发出了三连问“怎么能这样欺负人?看不起农村人是不是?要是我们没来,人还不得给他们冤枉死了?”

马根生心里感激苏叶还来不及,怎么能放过这种事?他越想心里越愤怒,他把手里的鸡递给别人,大掌一挥,“你们去把鸡送给苏老师。桩叔,咱去问问他们领导讨个说法。”

这群农民上一秒还乐呵呵的,下一秒表情凶神恶煞得让人害怕,一点也不像好糊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