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第2/2页)

千秋对这些都很敏感,他从小开始就主动或被动的接受这方面的训练,所以能快准狠地指出S乐团里的人所有的失误,耳朵灵敏到甚至S乐团的人被冠上魔鬼名头。他听狗卷荆之前的钢琴也是,里面不能说充满了分析和理论,但狗卷荆对自己每一首曲子都必定有过思考,这里怎么弹,那里怎么处理,技术难点怎么过,每一个点都必定思考过。

这也不罕见。

现在的人弹琴,很多时候不是没有想过这些,而是想得太多了。越是好的音乐版本越多人分析模拟,所谓学我者生像我者死,放在古典音乐界里也是同样的道理。狗卷荆之所以新颖,是因为他每种处理方法都是自己考虑的,他的音乐处理方式有明显受到浪漫社的影响,却是一种音乐精神上的传承而非具体的相似。

相反,像野田妹这种才少见。而千秋觉得野田妹纯粹是不想练习不想动脑!

但这一次的K.448,千秋真一很难形容。

他有点上头,像是被浪打头,晕乎乎的。

它不是完美的,有点随性,演奏的整体感觉不完整,框架有点拉偏了……这些分析习惯性地在千秋真一的脑子里转,而他的注意力却被更巨大的光源吸引,根本没有在意这些问题。

所谓的人文作品,无论是文学美术还是音乐,打动人的核心是什么?

是情感的传递。

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传递出来的情感。

狗卷荆或许这一刻什么都没想,他只是放任自己在曲子里徜徉,但是作为旁听者,千秋真一却能听到很多信息。

渐渐地,他收拾的动作全都停了下来,戴着清洁用的手套背靠和野田妹公寓相邻的墙壁上,闭上双眼。

隔壁的千秋真一被浪打晕了,直面狗卷荆音乐的野田惠却罕见地陷入了茫然。

女孩子没有了刚才的兴奋和激动,恍惚间好像见到了小时候最怕的那间音乐教室,里面有她最怕的、会骂人和打小孩的音乐老师,和性格尖酸好强的同学,全都是野田妹记忆中最想逃避的东西。

可是……

不一样的。

小荆的音乐没有给野田妹带来那种苛刻的窒息感,五线谱也不会从白纸飘出来勒住她的脖子,反而让野田妹看到了《毛佳毛佳曲》。

她花了一年多时间创作的曲子,描述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日常生活的快乐曲子。

莫扎特也可以这样的吗?

古典音乐可以这样的吗?

平安就没有两个人类想的那么多,猫猫只是纯粹很捧场地站起来,跑到了狗卷荆身边,金色的猫瞳盛满了星光,现场展示一个猫猫崇拜.jpg

不知道是什么曲子,但猫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