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第3/6页)

老苏被人夸赞,立刻和颜悦色了,“小丫头年纪不大嘴巴倒是甜,说说你是哪家的丫头。”

“刚来的。”

“张团长家的啊?”

姜穗宁想着刚才围裙大哥说的话,要是说她是季辰岩老婆估计两人脸色都会变,也就跟着点了点头。

这时候围裙大哥见两人说话,就要偷偷进去摘莴笋,被老苏一把抓住。

“那个莴笋真挺小的,摘了可惜了,其实我觉得季首长来一趟也不是为了吃一顿蔬菜。”这个面子工程要不得啊。

再说季辰岩这个人并不是很在意吃的,在家都是做什么就吃什么,又不挑食。

“听听,小丫头都比你们有觉悟。”老苏瞪了一眼围裙大哥。

围裙大哥见硬的不行,开始打感情牌,“话是这么说,但首长那么远过来咱们总想给首长吃顿舒心点的饭菜吧,而且老苏你就说季首长这些年对咱们驻地这些人差吗?谁不夸一句季首长好,现在就想给首长吃顿蔬菜都不行吗?”

老苏脸上似乎是很为难,最终还是在一堆细小的莴笋里挑了几根比较粗壮的。

然后送走围裙大哥还各种叮嘱这也就是季首长,要是别人他绝对是不能摘的。

姜穗宁没想到季辰岩这人在群中心里这么有威望,便开始和老苏大哥唠了起来。

从他的话里姜穗宁还确实知道了一个不一样的季辰岩,他的好真是浸透到每个人心里的。

说到感动的地方,老苏竟然还流泪了,这把姜穗宁都惊得呆住了,这年代的人真的好淳朴啊,恩情可以记在心里最深处,难怪她从进大院开始,她就觉得大院里的人对她十分友善。

说起来完全是他们真心实意的尊崇季辰岩这个人吧。

他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别人,对,就是这个东西,所以连带她也被人高看一眼。

“小丫头对种菜感兴趣啊?”老苏都还没说完就看姜穗宁蹲在他种的菜边上东看看西看看,以为她也对种菜感兴趣。

姜穗宁也不是感兴趣,就是觉得老苏大哥这个菜种得可能有点问题,不过她也没直接指出来,而是假装问:“老苏大哥,你这个种子是西红柿吗?”她拨弄了一下土皮表层的种子,种子下去不知道多少天了,但是基本还没发芽。

“对,你还认识啊,不错啊小丫头。”老苏走过来蹲下叹口气说:“我温度也控制好了,但是天越来越冷了,还是影响发芽了,都下去三天了看看都还没发芽。”

姜穗宁感受了一下温室的温度,门口寒风不断,虽然这里面温度计上的温度确实是发芽温度,但温度都断层了,能快速发芽才怪了。

“老苏大哥,我老家是南方,我们哪里啊有个快速发芽的办法不知道你们这里适不适用。”她一个年轻姑娘也不好质疑别人,只能借着家乡的土方法说一说,还不知道别人接不接受。

“啥方法?”老苏倒是来兴趣了。

“就是先高温催芽再种,而且你门口那个棉布帘最好封死,以后大门开在那头,没有冷风直接过来,更适合这里面的蔬菜生长。”

姜穗宁这些知识完全来源于她的母亲,她母亲以前下岗之后就倒腾大棚蔬菜的,就是靠这玩意儿养大了她和弟弟。

老苏其实也是种地几十年的人,不过都是在村里种,但五年前他的儿子出任务遇难了,儿子的遗愿是埋在他服役的山顶,依旧要守护他守护过的这片土地。

老苏就得这一个儿子,老伴早年也去世了,季辰岩便给他批了手续,让他来驻地,一是守着儿子的坟墓,再来在驻地也多一份照顾。

但是他也不是吃闲饭,过来就给驻地的食堂种菜,两年前听南方说已经有人温室培育蔬菜,自己也申请弄了一个。

虽然蔬菜依旧供应不上驻地,但是他也在一点点努力。

他是一个大字都不识的人,到这一步全是靠着自己一点点摸索出来的。

姜穗宁听了他的话真是挺佩服的,难怪后世大家都说她们民族的人对土地的感情那是刻在基因里的。

走到哪里种到哪里。

“小丫头,你快把你老家的方法再给我讲讲。”

老苏听了两句一下就来了兴趣,虽然还没试过,但就是觉得眼前的小姑娘说的非常有道理一样,特别让人信服。

姜穗宁看老苏大哥并不介意有人对他指指点点,也就不藏着掖着了,“老苏大哥,你看这个西红柿的种子啊,可以先放在50度左右的水里洗烫,然后再浸泡5-6个小时,用湿布包好,放在20-30度的地方催芽,一般三天左右就发芽了,等芽出齐后,就可以播种了。”

“像西红柿这种它根系强,喜欢土层松软深厚的,咱们就种在地上,像菜秧子,藤菜这些根系浅弱,就不用占大片土地了,你看这屋里中间层不是全部镂空吗,这山上树那么多,弄一点来打上架子,用废弃的盆子或者别的,全部铺上浅土,种子密集一点,它长势照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