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第4/6页)

所以她们的车才到楼下就看到父母站在路口张望了。

“妈妈,爸爸……”

“宁宁……”姜母孙会云搂着自己女儿话还没说出口,眼泪就滚了出来。

“快让妈妈看看。”孙会云牵着女儿的手,摸摸她的脑袋又捏捏她的脸,发现女儿还胖了些,长得比在娘家还白白嫩嫩,算是放心了。

“妈妈,爸爸,你们怎么都有白头发了?”姜穗宁看着父母,青丝都夹杂了银光闪闪的白丝,脸上皆是有了岁月的纹路。

明明她记得母亲很年轻啊,母亲最喜欢穿一条草青色的长裙,一双方根小皮鞋,在院子里谁不夸她一句年轻漂亮。

还有爸爸也是总是一件白衬衣,衣摆压在皮带里,脚下一双黑皮鞋永远干干净净,亮亮堂堂,头发也是梳得一丝不苟。

那会儿爸爸下班总要去外公那里接自己,她就坐在爸爸自行车的前车杠上,爸爸最喜欢给她买东西了,不是糖油果子,就是迎风就飞的彩色小风车。

遇到上坡的时候她会给父亲加油,那时候的父亲好厉害啊,不管再陡的坡,他都会轻轻松松都蹬上去,遇上下坡他就会说:“宁宁坐稳了,爸爸带你飞咯。”

怎么现在两人都完全变了样子,母亲头发剪短了,也不再穿漂亮的衣服,父亲换下了白衬衣,穿上了灰扑扑的衣服。

曾经的意气风发,年轻,似乎都被岁月带走,只留下被岁月抹平的菱角。

“傻孩子,离开家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有白头发了,看你这话说得像离开多久似的。”孙会云先嗔怪了一句女儿。

姜建民也说:“宁宁啊,你忘记了,出嫁前还帮着爸爸数白头发呢,你都嫁人了,爸爸妈妈也该老了啊。”

姜穗宁脸上的眼泪已经被母亲擦干了,虽然她们都说得对,父母结婚本来就晚,生她更晚,也快五十了,有白头发很正常,可她就是觉得难过,好像少陪了父母一样。

一想到此,她就抱着母亲不想撒手。

“哎哟好啦好啦,回家再黏糊,都嫁人还这么喜欢撒娇,等会儿别人该笑话你了,你看辰岩还提着东西,咱们先回家。”

孙会云低声哄着怀里的人。

“妈,没事的,穗穗太久没见你们了,她是想你们了。”

有了老公撑腰,姜穗宁更是不放手了。

姜建民赶紧伸手要帮忙接季辰岩手里的东西,不过季辰岩没有给,“爸,没事的,不重。”

几人还真的等着姜穗宁撒够了娇才往家走。

孙会云牵着女儿,姜建民陪着女婿。

她们现在住的房子不是那种独门独院小楼,是去年才分的五层楼的楼房。

姜家在三楼,走进小区都是认识的人。

“小孙,这是宁宁带着女婿回来了?”才走进院子里就遇到一个六十多岁的奶奶。

孙会云牵着女儿停下了脚步,“是的,吴阿姨。”

姜穗宁想着都是邻居,以前肯定认识,赶紧甜乎乎的招呼,“吴奶奶好,您吃饭了吗?”

“啊哟,宁宁嫁人了还开朗了。”吴奶奶看着孙会云说了一句,然后又把目光落到姜穗宁身上,“还没呢,宁宁吴奶奶今晚做了水煮肉,等会儿给你端一点来,去北方很久没吃过了吧。”

“谢谢吴奶奶。”

“诶,谢啥啊,快回家,可别怠慢了新女婿,这新女婿好啊,一表人才和宁宁真般配,新女婿叫啥名字啊?”

季辰岩含笑,“谢谢吴奶奶,我叫季辰岩。”

“诶诶,名字好听人也好看,快回家吧。”

回去的路上遇到了好多熟人,大家是十来年的邻居了,关系都比较好。

都说晚点给她们送点家里做的菜过来。

南城这边就是这样,关系好的邻居,见着谁家来的客人,都会把家里做的菜送一点过去,一来是欢迎别人家的客人,二来以前大家生活条件都不好,很多时候招待客人总是捉襟见肘。

大院子人多,凑一凑总是有一顿好饭菜。

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邻里关系和睦。

其实到后世南城的很多习惯都让很多人对这个城市趋之若鹜,有人情味,是这个城市最有名的标签。

姜穗宁她们才到家没多久,领居家送的菜就纷纷过来了。

现在正是饭点,倒是很合适。

满满一桌子的菜,孙会云其实根本没做两道。

水煮肉片,辣子鸡,麻婆豆腐,麻辣兔丁,还有最下饭的烧椒酱……

全是姜穗宁喜欢吃的。

“辰岩不能吃辣吧,你妈炖了蹄花汤,我还做了一个糖醋排骨,再给你炒个素菜,咱们就可以开饭了。”

姜建民看着一桌麻麻辣辣的菜,想着女婿是北方人,打算再炒个没辣椒的菜。

“爸,不用,我都能吃的。”这些菜自从姜穗宁去了,家里时常见,他都可以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