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2/3页)

乌雪昭闻声回头。

朱清玥已经走了过来,坐在小桌前,温温柔柔地笑说:“我来和姑娘套个近乎。”

这话说得俏皮。

乌雪昭抿唇一笑,擦净了手,往朱清玥身边一坐,道:“朱姑娘请说。”

朱清玥神神秘秘一笑,道:“先请乌姑娘饶恕我无理,我才敢说。”

别说是乌雪昭,灵月灵溪都好奇起来了。

“你说。”

乌雪昭道。

朱清玥抿唇深笑:“姑娘本来是要做我嫂子的。”

嫂子?

乌雪昭愣了一下,又仔细回想了那些上乌家提亲的人家,却并未从里面搜寻到“朱”姓人家。

而且以朱清玥的家世,乌家高攀不上才是。

“姑娘一点儿也不知道?”

朱清玥反而觉得意外。

乌雪昭摇了摇头。

朱清玥拉起乌雪昭的胳膊,眉眼含笑:“既做不成姑嫂,如今成了姐妹也很好——近乎套完了,她们央我过来喊你出去下棋。姑娘陪我一起去吧,不然该说我办事不力了。”

原是为了叫她一起去玩儿?

乌雪昭失笑。

差点还以为朱清玥说的是认真的。

乌雪昭被拉着过去下棋。

刚好那边下完一局,手谈的两位让出了位置,其中一个说:“既有朱姑娘在,我也就不班门弄斧了。”

又有人问:“乌姑娘会下棋吗?”

汪骊锳顿时看向乌雪昭。

不等乌雪昭回答,有人说:“她会,我见她在永宁侯府下过。”

朱清玥瞧着乌雪昭,问道:“我和乌姑娘手谈一局?”

乌雪昭点了点头。

眼看着是高手过招的架势,众人纷纷让开位置,请两人入座。

朱清玥大大方方地说:“乌姑娘先手。”

乌雪昭恭敬不如从命了。

汪骊锳原不怎么会下棋,这会儿也凑在旁边,静静地等待棋局结果。

不为别的,她就是想知道,乌雪昭能不能下赢朱清玥。

如果乌雪昭连朱清玥都能下赢,棋艺便在薛芷语之上。

那么薛芷语说的第一件事,就是真的了。

-

“三个素菜,清炒熟了,再加一碗米饭。”

这就是乌雪昭中午吃的斋饭。

郑喜打听了来,告诉了桓崇郁,还心疼地说:“乌姑娘年纪还小,正长身子,吃这些真是委屈她了。”

桓崇郁淡声吩咐说:“让寺里另做一份菜送来。”

这是要给乌姑娘开小灶呢。

郑喜问道:“皇上,可要做荤菜?”

桓崇郁凉凉地扫了郑喜一眼。

郑喜连忙道:“奴婢明白。”

这厢郑喜才吩咐下去,小沙弥过来收拾桓崇郁的碗筷。

住持很快也用了斋饭过来了,行了礼,淡笑问道:“皇上,可要在阜光寺里逛一逛?”

桓崇郁对寺庙没什么兴趣。

他从来不信神佛。

他只信自己,和掌握在自己手中都权柄,这才是令神佛都折腰之物。

郑喜上前来问:“寺里可有什么有趣的景观?寻常的就不要说了,皇上都见过。”

住持想了想,道:“……有一棵千年古树,倒还有些看头。不过它的好,贫僧一张嘴也说不出来,要亲眼见了才知道。”

郑喜笑着劝道:“皇上,来都来了,不如去瞧瞧?”

“去看看。”

桓崇郁抬步先走,后面的宫人和僧人方敢动脚。

住持在桓崇郁身边引路。

但始终迟帝王半步,不敢有半分逾越。

到了阜光寺大雄宝殿门外。

庭前一棵巨大的参天古树,绿荫如盖,上面飘满了红色绸带,像一条条空游无所依的红锦鲤。

大业子民们的种种宏愿,全都承载在这一棵千年古树上。

仿若燃了一炷永不熄灭的人间香火。

景象十分壮观。

有点儿意思。

郑喜走到树下,踮起脚尖拽了一条红绸条一看,金漆褪色严重,勉强地念道:“庚寅年,武昌府人,安呈喻与妻丁梨……祈愿百年好合。”

现在是壬寅年。

郑喜笑道:“都已经过去十二年,不知这对夫妻现在感情如何了。”

见桓崇郁似乎不排斥,又捡了几条念。

“丙戌年,南阳府人,求与夫……”

“壬寅年,京城人,求与妻……”

桓崇郁听了半天,蹙眉道:“怎么都是求姻缘的?”

住持双手合十回话:“原本也有人求安康、求父母长命百岁。有一年打仗,男丁们……来了许多女眷,替丈夫、未婚夫婿求平安,到如今,渐渐就变成了求姻缘的树。”

桓崇郁淡淡地应了一声。

郑喜问道:“住持觉得灵吗?”

住持笑道:“灵或不灵,此树都已寄托了情思。”

郑喜点了点头,这话说的在理,也合乎规矩。

赏完古树,住持瞧了帝王一眼,心下了然。

看来帝王对男女姻缘之事,并不十分有兴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