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2/2页)

她问温誓:“你猜他说什么?”

温誓想了想:“‘我是喜欢你。’”

“哈哈!”方潋摇摇头,“他要有你这么上道就好了,支支吾吾半天说了声对不起,问是不是打扰到我了,后来还是我先开口的,问要不要在一起试试看。”

温誓手掌摁着她的脑袋往下压了压:“得亏他不上道。”

他叹了声气,玩笑说:“你要一不小心成了弟妹,那我怎么办?”

“不可能。”方潋不认可这种假设,“当时也就是觉得他老老实实的挺可爱的,图个新鲜吧,我喜欢的从来不是这个类型。”

“怎么?”温誓听出不对劲来,“我不是老实人吗?”

方潋瞥他一眼:“你觉得呢?”

谁家老实人花两百万买只碗埋地下啊?

也就看着正经,还是缺心眼的。

所以当时吴松月把方潋拉到一边,告诉她温誓是出了名的混账玩意儿,非但没能打消她的兴趣,反倒让她对那个男人更好奇了。

她也缺心眼。

“诶。”方潋把吃完的冰淇淋盒丢进路边的垃圾桶,“我有个东西想给你看看。”

温誓伸手牵住她,含羞带怯地笑了笑:“什么好东西啊?”

方潋说:“宝贝。”

两个人回到益木坊,温誓看着方潋蹲在地上,从办公桌后的柜子底下搬出一个上锁的箱子。

他挂在嘴角一路的笑消失了,说“宝贝”还真就字面意思啊?

箱子上落了灰,方潋用手轻轻抚了抚,打开盖子给温誓看。

“老头留给我的,说随我留着还是卖了,你看看,这东西值多少啊?”

温誓弯腰,凑近瓷瓶仔细察看。

“哎哟。”目光从下至上滑过瓶身,他眉心微微蹙起,问方潋,“你爷爷还和你说什么了吗?”

方潋摇头,这么多年她也没告诉过别人,也不敢放家里,一直藏这儿呢。

“真的还是假的?”

“不好说,赝品也有贵的。”温誓直起身子,“做工挺细的,得拿去给专门的鉴定机构看看。”

方潋眯了眯眼:“那你估计呢?要多少钱?”

“嗯......”温誓报了个数字。

方潋瞪大眼睛,一口气差点没喘上来。

“你确定吗?”她怀疑道。

温誓抱着胳膊笑了笑,指着自己问:“你知道外面的人叫我什么吗?”

方潋摇摇头。

“哦!”她突然又想到答案了,双眼放光,自信回答道,“温家败家子!”

“......”温誓抿了抿唇,一字一顿说,“是民、间、鉴、宝、家。”

“哦。”方潋呵呵笑了声,小声重复,“民间鉴宝家。”

她的目光重新回到瓷瓶上,还是不太相信:“老头不会从哪里偷来的吧?”

温誓说:“那他就不会让你卖掉。”

要真是被盗的珍品,一旦露世那可就得面临坐牢的风险了。

“也是。”方潋点点头,“那他哪来的?我还以为顶多几万块钱。”

箱子里还有些方学益的遗物,温誓靠在桌子边,拿起一本陈旧的笔记本,问她:“你爷爷就什么都没和你提过?”

方潋摇摇头:“他就一普普通通的木工,在木樨州待了几十年没出去过,也没什么朋友。”

温誓看了眼本子上的日期,问:“那他年轻的时候呢?”

方潋挠挠脑袋,努力回忆说:“他开店单干之前,好像是给人修房子的,小时候他老教我什么房屋结构,忘了。”

纸页上的字迹年代久远,模糊不清,温誓拿近本子凑到眼前仔细辨认。

——修旧如旧。

看着上面纯手工绘制的平面图,结合方潋的话,他恍然大悟:“你爷爷是干古建筑修复的啊?”

方潋眨眨眼睛:“什么东西?”

“也属于文物修复的一种。”温誓低下头,小心翼翼捧着手里的笔记本,“你爷爷才不是普普通通的木工,这得叫匠人。”

他以前看过一个纪录片就是讲的这个,古建筑修复这行薪资待遇向来不高,如今还得面临着被现代科技替代的威胁,老技工年龄上增,难以承担高压的工作,新人又能力不足经验尚浅,人员流失严重,导致手艺也得不到传承。

木樨州以园林古迹闻名天下,多年来一直重视文物保护,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仍旧保留了许多特色的古街古巷和古宅,也许方潋的爷爷就曾经参与其中。

比起价值连城的古董花瓶,方学益隐藏的过往更让方潋受到冲击。

“什么嘛,他是匠人,我爸妈是医生,你是老师。”她苦着张脸,郁闷道,“我们家就我一个没出息的啊?”

温誓“噗嗤”一声笑了,放下手里的笔记本,手指刮了刮她的脸颊:“你也很棒啦。”

作者有话说:

这篇文很大的灵感来源是一部讲古建筑修复师的纪录片,看完之后心里就有了方潋爷爷的大概形象。(是在飞机上打发时间随便找的,忘记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