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2/2页)

工厂食堂虽然包给私人,但厂里硬性规定菜价,一道素菜四毛,贵一点的猪肉炖粉条也才八毛。经常做饭的人都知道这个价格其实跟在家做差不多。

所以哪怕食堂的饭菜很难吃,员工们依旧趋之若鹜。

张招娣从来不开火,就是这个缘故。以她以前的经历,能吃饱喝足就已经很好了,还想滋味好?那就贪心不足了。

晚饭,在苏以沫的强烈要求下,鸭腿被一分为三。

浓郁的烈性的卤香味儿弥漫在不大的客厅,闯入鼻尖,香糟汁的味道浓郁,鸭腿色泽诱人,苏以沫夹了一块卤鸭腿送入口中,味道香醇,肉质细腻,嚼劲十足,令人回味无穷,唇齿留香。

张招娣和苏爱国在女儿的催促下,也尝了尝。两人瞪时眼前一亮。

两人从小就在农村长大,哪怕成了工人好几年,依旧节省。

这么好吃的卤鸭腿,他们还是头一回吃到,迫不及待地端起碗,直往嘴巴里塞米饭。这么香的菜就得就着米饭才好吃。

一顿饭,三人吃得分外满足。

张招娣还想起一件事,“我今儿才知道邓厂长的媳妇每个月都会给女儿零花钱。妈也给你。”

别人有的,她女儿也得有,但是数目得斟酌着给,不能给太多,免得小孩子以为家里有金山银山,花起钱来没个数。

张招娣从兜里掏出一块钱递过去,“省着点花。别浪费,知道不?”

苏以沫连连点头。

张招娣看着女儿圆滚滚的肚皮,刚刚可是吃了整整一碗米饭,女儿胃口变好了,可能是那鸭腿的功劳。她当即拍板,“以后每周五下午咱们都吃卤菜,给你尝个鲜!”

苏以沫惊讶地瞪大眼,随即嘴巴像抹了蜜一样连夸妈妈英明,张招娣笑眯了眼。

晚上,苏以沫双手枕在脑后躺在床上,看着外面清凉的风。上辈子的她运气不好,拿了一手烂牌,经过十几年奋斗,好不容易把牌打好了。还没享几天清福就穿了。虽然现在的生活水平跟穿之前她挣下的家业不能比,但是父母疼爱,经济条件也还行,这样温馨有爱比冷冰冰的大房子要让她留恋。

如果她能一辈子生活在这里好像也不错。

苏以沫慢慢阖上眼睛。

人的适应性真的很强,刚开始她特别不习惯这边嘈杂的环境,许是知道自己穿不回去,心定下来,倒也不是那么难以忍受。

迷迷糊糊中,苏以沫听到有人在叫自己的名字,她太累了,没有睁开眼睛,任由梦神将她拖入梦乡。

张招娣见女儿睡着了,碰了碰丈夫的胳膊,“我听说厂里定单又减少了?”

苏爱国叹了口气,“是真的。现在市场都被合资车占领。合资车的发动机动力、油耗和稳定性都比国产好。咱们厂能坚持这么久,已经不错了。”

张招娣一听这话,心里哇凉哇凉地,不由急了,“那咋办?咱们厂不会倒闭吧?”

“谁知道呢。”苏爱国见妻子紧蹙眉头,“你放心,咱们在鹏城,外面到处都是厂子,不怕找不到工作。”

张招娣被这话安慰到了,她也是听说老家许多工人下岗才想岔了。他们可是在鹏城,这边的工厂多着呢,每年大批盲流挤到鹏城找工作,最不缺的就是岗位。

她放了心,被两人对话惊醒的苏以沫却睡不着,两只眼睛在黑夜中滴溜溜乱转。

承然她现在有父母疼爱,不缺吃喝。但是谁不想过好日子呢。

如果爸妈真的失业找工作,去私企打工多不划算啊。

这时候的私企没有星期天。张招娣的食堂就是私人承包,上的是早晚班,要么管早餐和午餐,要么管午餐和晚餐。一天要上12小时的班,每月只有发工资那天才会放半天假。

富森配件厂是国企,工作时间是8小时,每周放一天半的假。这时候的职工除了国企、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少有放两天假。

富森配件厂算是不错的,那些私厂待遇会更差,有的每月只放一天假,有的只放半天。

这时候的工人是干最多的活,拿最少的工资,偏偏外面多的是人往鹏城挤,压根没有人表示不满。

如果她让爸妈现在就下海经商,他们肯定不干。毕竟这时候的人都以铁饭碗为荣。

但是如果厂子倒闭,爸妈不得不另找工作。又得知下海赚得比打工要多得多。爸妈肯定愿意下海。

到那时爸妈是富一代,她就成了富二代,想想就美滋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