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第3/3页)

苏爱国明白他的意思,“没事儿。我就是想问问他们为什么要抛弃我。多久我都等。”

采集完血样,苏爱国一家三口出了派出所。

张招娣怕他灰心丧气,“民警不是也说了吗?等过完年,人手够了,就会帮你调查。像咱们这小县城一年到头也出不了几回大案。他们一定会尽力找的。”

苏以沫颔首,“是啊,我在医院时问过他们,一天也就接生十来个孩子。而且他们住院都会登记名字,根据名字就能找到住址,挨个上门打听。就能知晓他们有没有丢孩子。再一个,如果爸爸是被偷走的,父母肯定会报案,警察翻阅29前的失踪档案也能找到他们的姓名。”

苏爱国见两人轮番安慰,心里暖暖的,冲两人笑了笑,“没事儿。我等得起。”

苏以沫肚子有些饿了,提议去吃饭。

大过年的,许多饭馆都关门了。三人走了两条街才找到一家粉店,卖是G省特色小吃羊肉粉。

苏以沫还是头一次吃这种粉。她只吃过桂林米粉、螺蛳粉和炒粉,羊肉粉却是听都没听过。

张招娣是土生土长的G省人,也没吃过。她家穷成那样,结婚前,她就没下过馆子。

苏爱国却是吃过一回,至今还念念不忘,“你们待会儿要好好尝尝。咱们老家的羊都是吃草长大的,味道不一样。”

老板很快将三碗羊肉粉端上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粉端上来,上面就是一层羊肉和香菜,高汤是鲜羊肉汤以及各色调料调制而成,闻着就香。

张招娣和苏爱国的碗里都有辣椒,颜色鲜嫩,看起来就有食欲。

苏以沫只放了一点点辣椒油,夹了一块米粉,酸辣可口、滑嫩鲜美,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这羊肉透而不烂,肥瘦适中,油而不腻。

苏爱国担忧地看着女儿,“酸不酸?”

苏以沫摇头,“不酸。这个比酸辣粉要轻多了。”

苏爱国拧眉,“酸辣粉?咱们那儿有卖的吗?”

苏以沫打着哈哈,“对,我吃过。有小摊贩到家属区门口摆过摊。”

苏爱国也没追问,“这个跟酸辣粉相比确实没那么酸。如果放太多醋会失去鲜味。”

苏以沫点头,确实很香。

苏爱国见女儿爱吃,又让老板加了两份羊肉。

一家三口吃得饱饱地才回家。

大年初四,苏奶奶让苏爱国陪她一块去舅舅家。

乡下礼多,尤其是过年这几天,苏爱国要拜访亲戚长辈。

苏爱国已经七年没回家,现在回来了,理应去舅家拜访。

张招娣和苏以沫也一块陪同。

许是因为去自己的娘家,苏奶奶对苏以沫和张招娣态度非常和善,也没说什么扫兴的话。

苏以沫见到了舅老爷,脾气比苏奶奶还要差,一副大家长作派,对着自家的小辈颐指气使。苏以沫没兴趣哄这样的人开心,所以全程装死,比小亮到她家时还要拘谨。

苏奶奶瞪了苏以沫好几眼,原本带她来是给自己长脸。毕竟苏以沫在家时会笑会哄大人开心,像个开心果。可这会完全变了一个人。

明明看到她拼命冲她使眼色,就是装看不到。

苏以沫见她急得跳脚,心里暗乐。

除了这事,还有一件有趣的事儿,舅舅有一对双胞胎孙女,长得一模一样,真的一模一样,就连痣的位置也很相似。

别说苏以沫这个外人分不清谁是谁,就连他们自家人都经常弄混。

初五这天,苏爱国一家又被苏爱红请到家吃饭。

苏以沫对姑父印象一般,他的长相很普通,家里更是穷得叮当响,怪不得爸爸要给姑姑姑父找工作呢。这样下去三个孩子可能连初中都上不起。

午饭时,桌上只有一道肉菜,还是腌鱼,其余要么是豆腐白菜,要么是豆芽、粉丝、土豆等等。苏爱红有些羞愧,“家里没有好菜,真的很抱歉。”

苏爱国忙道,“已经很好了。”

张招娣也笑道,“是啊。闻着多香啊。”

苏以沫连夸姑姑厨艺好,“姑姑要是报名学烹饪,一定会成为大厨的。”

姑姑做菜可比爸爸有天分,之前她教妈妈栗子烧鸡,姑姑在旁边打下手,很快就学会了。做的这道人造肉就是用同一种办法,滋味跟真肉差不多。

苏爱红被她夸得不好意思,不停给她夹菜。

虽然没什么肉菜,但两家人吃得都很满足。

一家人回来后,天都黑了。

晚上苏爷爷和苏奶奶再次劝苏爱国生个儿子,苏爱国置之不理。

初六,一家三口踏上回鹏城的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