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第3/3页)

苏以沫就把自己上辈子的故事说给她听,“有一户家庭有四个女儿,一个儿子……”

“女孩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名额却被人顶了。她只能去打工,辛辛苦苦挣到钱,打电话回家报喜,父母头一句不是关心她,而是让她寄工资。人在异乡,本来就孤单,父母没有安慰,只有无尽的索求,那种感觉就像一颗滚烫的包子滚入冰水中,瞬间凉了。”

江爱媛不知不觉听入迷,眼泪也越来越多,“她好惨……”

她有一个地方不理解,“为什么她父母不去打工?非让她打工?”

苏以沫叹气,“因为他们要种地,舍不得离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且他们年纪也大了,工厂不招年纪大的人。去工地打工,没有信得过的包工头带着,他们很容易被人拖欠工资。”

这是江爱媛从未了解过的世界,也是这世上最真实最司空见惯的农村环境。

农村人淳朴更多存在于课本,更多的是人性。

苏以沫面无表情继续说着接下来的故事情节,“她三个姐姐陆续被父母嫁出去,要了高额彩礼,盖了房子,买了拖拉机,轮到她时,想给儿子娶媳妇。父母就打电话说自己重病,诓骗她回家。谁知回到家,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他们给她介绍一门亲事,对方是个二婚男,还带着三个孩子,给的彩礼特别多。进门就当三个孩子的后娘,她不愿意……她逃了出来。之后再也没回过家,一个人在异乡漂泊……”

江爱媛好像代入了故事中的女主,也被她的凄惨遭遇所感染,潸然泪下,嘴里喃喃的叹息,“我不如她!我不如她!”

苏以沫拍拍她的背,“这世上唯有感情不能强求。你父母的事你管不了。唯一可以管的就是不对他们有所期待。好好爱自己。”

江爱媛搂着苏以沫哭个不停,也不知听没听进去。

等她哭累了,她抓着苏以沫的袖子执拗地问,“后来呢?后来她怎么样了?”

苏以沫挠挠头,“后来她靠自己的努力买了三套房,存款超百万……”然后她穿越了,一夜回到解放前。

江爱媛问的不是女主的结局,而是另一对,“她父母呢?有没有后悔苛待了她?”

苏以沫愣了愣,摇了摇头,“不!她再也没回去过。如果她父母知道小女儿发达了,你以为他们会后悔苛待了她?不!他们会后悔当初没有在她出生时就把她掐死。因为她挣的钱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他们心有不甘。人性最大的恶,是见不得别人好。”

江爱媛吓得牙齿打颤,不敢置信。人怎么能这样坏?!做父母的怎么可以这样坏。就因为不是男孩,所以要剥夺她的生命?太坏了!

苏以沫拍拍她肩膀,“书本上总喜欢写大团圆结局,在现实生活中,永远不要期待他们会改错,只有远离,她才能真正解脱。跟他们继续纠缠只会内耗,得不偿失。不联系才是最稳妥的办法。”

虽说江爱媛已经十一了,但是对于苏以沫这番发自肺腑的话,她听不懂,她的两只耳朵持续回荡着苏以沫刚刚那句“出生时就把她掐死”,她的父母是不是也后悔生了她?

就在这时,一道突兀的男声响起,“喂?两位小同学?车到站了,你们下不下?”

苏以沫一愣,江爱媛抹了把眼泪,四下打量,这才注意到公交车已经进站了。

糟糕!两人光顾着聊天,居然忘了下车。

江爱媛也顾不上哭,赶紧跟在苏以沫后头下了车,然后又急急忙忙坐一辆公交车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