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2/4页)

买完股票,每人都得到了一张上海股票认购证及股票的认股缴款单。在封底上印着大字“股市有风险涉市须谨慎”,股票认购证由申银、万国、海通证券公司联合发行。出售股票不用特地跑到上海,在鹏城一样能抛掉。

剩下的钱没用完,老刘和老郑又去了附近的证券公司,把之前的老股又买回来。

他们是5月28号卖掉的,过去几天,股价有所下跌,两人也不算亏。

重新买完后,三人又马不停蹄回了鹏城。买完新股认购,只需要等到新股上市即可。

回到家,苏爱国把股票缴费单交给女儿,“我中了500份,钱不够,就问老郑和老刘借了3200块钱。”

苏以沫呆了呆,居然这么多。虽然她身上有这么多钱,但是爸爸并不知道啊,他胆子也太大了吧?不问问她就买了。而且还超出这么多。

苏以沫惊疑不定打量爸爸。她是不是该给爸爸一个教训。让他别自作主张。说好了替她炒股,他怎么能单方面就提高炒股额度呢。

苏爱国被女儿这眼神看得发毛,那会儿不得不买,但是回到家,他也麻爪了。

女儿根本没有这么多钱,所以该怎么办呢?

苏爱国问女儿,“你还有多少钱?”

苏以沫拿出匣子,“还有850。”

苏爱国挠了挠头发,居然连零头都不够,该怎么办呢?

他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到好主意,“要不然问你妈要吧?他肯定能帮我还债。”

苏以沫果断摇头,“不行!告诉妈妈,你会被打,我也会受罚。”

苏爱国思来想去,好像只能找姐姐借,但这只能算是拆东墙补西墙,治标不治本。他需要赚钱。

苏以沫见他愁成这样,给他出了个好主意,“爸?我觉得你可以问姑姑借钱。然后利用周末时间,偷偷做生意把债还上。反正妈妈工作这么忙,她肯定不知道。”

苏爱国摸摸下巴,眼睛一亮,“这主意不错啊。”但是他紧接着又发愁了,“那我做什么生意好呢?”

照他的想法肯定不能抢姐姐的生意。但是不卖花甲,他卖什么呢?他好像什么都不会。

苏以沫想了想,“你跟张阿姨说一声,拿盒饭到商业街去卖。肯定能卖掉。还不用本钱,多好啊。”

机械厂这边并没有大力推广过盒饭,推销员每人负责一个工厂,商业街一直没人去摆摊。

苏爱国眼睛一亮,“好主意!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他偷偷跟张语说,让她别告诉媳妇。她应该能答应。

于是苏爱国利用周末两天去商业街卖盒饭。

有不少职工看到他卖盒饭,以为他在为自家盒饭公司推广,也没放在心上。

这么热的天,苏爱国顶着大太阳卖盒饭,不远处的树下苏以沫和江爱媛人手一根冰棍边吃边看。

江爱媛觉得苏以沫太狠心了,“你爸也是为了替你跑腿,才买的股票。你明明有钱,居然让他卖盒饭还钱。太狠了吧?”

苏以沫摇头,“我这是给他一个教训,免得他下次头脑发昏,又超出那么多钱。”

江爱媛觉得苏以沫哪哪都好,有时候太上纲上线,她有些不服气,“如果是你,你会不会买?”

要知道谁中签就是由谁来买。根本不能转卖。苏以沫要是面临同样的场景,她肯定也会买。

苏以沫摇摇头,“那不一样呢。我是因为手头有钱,心里有底气。我爸没钱,他借钱炒股,这种形为就是不对。”

江爱媛耸了耸肩,“好吧。你牛。”

苏以沫拿着冰棍走过去,“爸?盒饭卖得怎么样?”

苏爱国嘴笨,不懂销售,只卖出了50份,一份盒饭的提成是一毛,比两年前提高了一倍。他卖50份挣了五块钱。虽然有点少,但他不敢拿多,卖不出去可就砸手里了。

苏爱国笑道,“还成。马上就要放暑假了,我利用暑假打两个月的工应该就能攒到三千多块钱。”

苏以沫觉得爸爸这账算得可不怎么样,“午饭赚5块钱,就算下午也能卖这么多,两天也才20块,一个月只有四周,也就是80块钱。两个月也才160,离3200差远着呢。”

苏爱国有点尴尬,这孩子数学算这么好干嘛?这不是让他难堪吗?

江爱媛扯了扯苏以沫的袖子,这啥人啊?得理不饶人。

苏爱国觉得女儿这账算得不太对,“今天是第一天,我不敢卖多,才要了50份,下午我保证可以卖80份,甚至是一百份。”

苏以沫摊了摊手,“就算一次卖100份,两个月也只是320。离3200依旧很遥远。”

苏爱国挠头,是挺遥远的。要不然他每天中午都去卖饭?不行啊。他要上班,还得午休,要不然下午很容易犯困。

苏以沫替他出了个主意,“爸,我觉得你可以卖早餐。早餐人多,而且许多家庭来不及做饭。应该能卖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