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2/3页)

下了火车,周围的一切让苏以沫处于梦幻状态。

上辈子的苏以沫到首都出过差,她对首都还停留在高楼大厦、到处都是柏油马路的阶段。可现在呢?低矮的房屋,放眼皆是尘土。说是小县城也不为过。

国内发展真的是日新月异,国外一百年的路程,华国只用了二十年就实现了,发展真快啊。

张招娣见女儿没精打采,带着她上了一辆出租车就直奔宾馆。

她没来过首都,直接让司机带他们去电视台最近的宾馆。省得来回跑了。

苏以沫在路上睡了很久,到了目的地,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她瞬间觉得自己活过来了,兴致勃勃拉着妈妈一块讨论明天吃什么。

张招娣哭笑不得,却又心疼女儿路上没吃什么东西,“要不然去这边的五星级饭店,让你一饱口福?”

苏以沫眼睛一亮,可随即又摆手,“还是算了吧。肯定很贵。别浪费钱了。”

五星级饭店的饭菜是好吃,就是太贵了。

张招娣失笑,“别不舍得花钱,妈妈这点钱还是出得起的。马上就要比赛了,你得拿出最好的状态。”

她问司机离电视台附近的五星级饭店在哪儿?

司机倒是知道一家饭店,“电视台在西三环边上,北京香格里拉饭店就在附近。不过我觉得你去北京饭店更好。就在紫禁城和王府井商业街那边,离故宫非常近。你们吃完饭,可以去逛逛。”

苏以沫眼睛一亮,“好啊,就去那儿吧。”

张招娣摸摸女儿脑袋,“你不休息啦?”

苏以沫摇头,“不用啦。我现在好得很。”

她突然想起妈妈来首都是有事的,她有些不好意思,“妈,你什么时候去路演?”

张招娣看了眼郝思明,他掏出本子,“明天上午约证券公司的李总见面。可能会跟他一块用餐。下午跟中国银行的刘行长见面。”

他笑道,“只有10号一天空出来。其他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

“那今天呢?”

“今天有空。”郝思明斩钉截铁回答。

苏以沫握住她的手,“那就今天吧。”

张招娣颔首,“行。吃完饭再去王府井看看。那边应该有夜市吧?”

苏以沫乐了,“行行行。”

三人到了酒店,苏以沫和张招娣要了标间,郝思明住单人间。

办完卡,将行李放到房间,出来后,司机等着他们。

张招娣问女儿明天是待在酒店歇息还是跟她一块去见客人。

苏以沫确实想了解上市前要做的准备工作,不过她刚刚注意到酒店大厅有钢琴,她想待在那儿弹琴,“马上要比赛了,我再练练,手不能生了。”

张招娣点头,“行。”

三人到了北京饭店,跟他们在鹏城去的那家四星级酒店风格完全不同。

那家酒店是新盖的,装修风格向西方看齐,浑身上下都是亮闪闪,透着股豪奢气息。北京饭店完全不同,从上而下透着严谨,庄严肃穆,进入大厅,也是中式风格,柱子上都是金色的花纹,画栋雕梁,民国时期的灯饰,将古朴与精致相结合,让人仿佛回到了明清时期。

“这地方的饭菜肯定很好吃。”苏以沫忍不住期待起来。

到了座位,桌上的桌布也很有特色,是红鲤鱼图案,很有年代气息。

张招娣将菜单递给女儿,“想吃什么只管点。”

苏以沫打开菜单,里面有谭家菜、川菜、淮扬菜、上海菜、粤菜各式菜。

张招娣还是头一次听说谭家菜,“这个菜是属于哪个系的?”

苏以沫对吃是真的有研究,“民国时期京城就曾流传着一句‘食界无口不夸谭’,‘谭’指的就是谭家菜,属于官府菜系。”

张招娣眼睛一亮,官府菜系,那应该很好吃了,“尝尝吧?”

苏以沫摇头,“谭家菜以烹制干货海鲜为看家绝活,咱们可是鹏城的,跑首都吃海鲜,这不是浪费么?”

干货海鲜再好吃,也不如新鲜的好。

张招娣一想也对,“那吃别的吧。”

不过苏以沫还是点了一份罗汉大虾,她最喜欢吃虾,想尝尝北京饭店做出来的口味会不会更好吃。

除此之外,还点了三不沾、鹿茸三珍、砂锅白肉、马莲肉、京酱肉丝、炒合菜、四小菜。

张招娣瞧着她点了这么多,“吃得完吗?”

苏以沫颔首,“肯定吃得完。”

她摸摸肚子,“我要多吃点儿,待会儿要好好逛逛呢。”

想到紫禁城就在附近,“要不然先去故宫看看,我们拍点照片回去。”

张招娣被她逗得不成,“行啊,你爸肯定羡慕死了。他呀老早就想来北京了,可惜一直没有时间。这次要不是在试用期,他请几天假,厂里也不会不批的。”

苏以沫叹气,“是啊。不过等他通过试用期就好啦。不是说工程师要经常到其他厂交流知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