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第3/3页)

现在没人发现是因为她的第一批轿车还没有生产好,用不了多久就能成功。

苏爱国颔首,“他会是你的威胁吗?”

张招娣摇头,“应该不会,他是搞煤炭的,又没有投资汽车,买的车多数都是豪车,跟其他汽车老总并不怎么认识,我估计就是问问。”

这话当然是安慰丈夫的,毕竟盛富是生意人,不可能无缘无故打探汽车的事情。除非他也想分一杯羹。

即使张招娣不怪他,苏爱国还是自责,打算明天不再单独跟盛富说话,免得再被对方套话。

翌日,盛富提议去冰钓,还想跟苏爱国一个地方,苏爱国对他有了防备,非要跟媳妇一个池子。

盛妈妈冲张招娣刘眼睛,“你们夫妻感情真好啊。太让人羡慕了。”

张招娣反夸回去,“再好也没你们好啊,盛老板对你可是体贴入微。”

盛妈妈笑笑,在外面自然是给她面子,处处周到,不过在家么?就当个黄脸婆。不过比起那些发了财就抛妻弃子,她丈夫已经算不错了。她也不奢望太多。

苏以沫和盛海龙一个池子。

所谓冰钓就是用冰镐或电冰钻钻几个40至60厘米直径的洞,将碎冰捞起来,用1至2米的短竿或竹梢垂钓。(来自新闻)

为了钓到鱼,他们特地买了帐篷,还有配套的炭火炉子,上面烧着开水,热水沸腾,滋滋的响声伴着热气腾腾的水气,帐篷内的气温比外面要高很多,冰眼也不会快速结冰。

一直钓不上来鱼,苏以沫就下了一份挂面,她去超市时还特地买了好美味的咸菜。

她一碗,盛海龙一碗。两人守着这个小洞,吃得津津有味。

就是有点可惜,他们没有钓到鱼,苏以沫有些不耐烦,“是不是方法不对啊?”

她不是很喜欢这种静态的方式,感觉很浪费时间。

盛海龙示意她小声点儿,“外面有动静,鱼不会上钩。”

苏以沫出去溜达,除了他们,还有不少人也在冰面钓鱼,有的带了帐篷,有的自己用张床单,搭了个三角架支成帐篷。

不过还真有人钓到了鱼,有七八斤重,喜得眉开眼笑。

她看着那人高兴得像个小孩子,似乎要拿回家,连帐篷都忘了收,也是哭笑不得。

等她折回来,想去爸妈的帐篷分享给他们听,就听爸爸在里面喊道,“快快快!有鱼啦!”

苏以沫打开帐篷,就见爸爸正在往外拉鱼线,妈妈在边上帮忙,两人忙得手忙脚乱,差点掀翻旁边的炉子。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两人才将一条六斤重的鱼拽上来。

有了这条鱼,大家一天辛苦没有白费,找了一家餐馆让对方帮忙煮,美美吃了一顿。

翌日,盛富带他们去附近一个集市,说是这边有山参,可以买点人参回去,补补身体。

苏以沫可是知道许多野参都是假的,花着野生的钱,用的是养殖的货。

“哪儿呢?是不是长白山?”

盛富啼笑皆非,“又不指长白山一个地方有人参,东北有好几个地方都有人参。”

他带他们去的这个集市,交通闭塞,后面就是山,这里的百姓除了种地,就是去山里采蘑菇,找人参,日子过得紧巴巴。

城里很冷清,但到了乡下的集市却很热闹,走哪都是人。市场上有卖人参,还不少。

苏以沫不太会分野生和养殖。

盛富让他们不要当野生来看,“就买养殖的就行。野生人参也轮不到我们。”

他似乎很有经验,帮着张招娣挑了好几个人参。

张招娣当天就让店家帮忙熬了一锅人参鸡汤,苏以沫年纪小,火力旺,张招娣不让她喝太多,只喝了一小碗,一夜睡到天亮。苏爱国喝得最多,当天晚上流了不少鼻血。

在这边待在了五天,一行人坐飞机回了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