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第3/4页)

宴会上,宾客已然听闻皇帝亲自赴宴的消息,传出些微哗然之声。

如今大周这位帝王励精图治,宫中除年节大典宴会外,少设宴饮。历来也少有登门外臣亲眷宴会的行迹。便是皇帝的嫡亲姑母玉真大长公主,最是性喜交游,喜爱在惜园中举办宴会。宴会上不过得一些宫中赏赐,已是少有的恩宠。几乎从未见圣人登门。

不意圣驾今日竟登临昭国郡主的春宴之上。

听到动静,纷纷投望目光过来,望向府门来向方向,过的片刻,果然见一袭玄裳器宇轩昂的皇帝出现在游廊之中,目中闪过复杂之色:此前早便知晓这位昭国郡主极受圣宠,今日方知,其圣宠隆重竟到如此地步。

府中下人早已经重新布置了。姬泽在端奉的主座上坐下,

这位年轻的皇帝在位数年,平藩镇,定朝堂,已显示出盛世明君的魄力胸怀。满园宾客俱都伏地参拜,

“臣妾(草民)见过圣人,圣人万岁万岁万万岁。”

姬泽道,“免礼。”在顾令月席边加设主座坐下,“朕不过微服私访凑个热闹,今日宴会的主家还是昭国郡主。众位还请自便。”

众人道,“是。”

临水台上,一众文士骤然群声鼎沸起来。长安许久没有权贵举办宴会,获了昭国郡主春宴帖子,自然前来,没成想到,圣人竟然会亲自到场昭国郡主举办的春宴。

圣人素来喜好诗文,既然来了,待会儿文会品评文卷,说不得会做最后的主审。“……这般说来,”一名年老文士陡翘胡子道,

“咱们这会儿写的文卷,待会儿说不得会呈到圣人面前御览了!”

一时间,临水台上沉默下来,所有文士呼吸都急促起来。

一名年轻文士瞧着面前自己已经成文大半的文卷,嚷道,“适才我还觉得自己这篇文章花团锦簇,足以夺魁首。如今再度瞧着,简直是不忍卒读。”面露哀色,几乎放声大哭。

康平闻言兴奋不已,“达兄,咱们今儿有幸,参加春宴,竟然可以窥见圣人圣颜。你我都努力着些,说不得写的文章就入了圣人的眼呢!”

达尔信闻言点了点头,思绪激烈起伏。今日圣人前来,于众人皆是一个大好机会,他本人长于实干,若论政见心中实有一些想法,但文辞走的乃是朴实风,若论华美,在场比他强干的不说百人,二三十个总是有的,要想要将文卷写的出人头地,极是有难度。

眸中闪过一丝毅然之色,倒不如拼上一拼。将自己的政见写在其上,说不得能遇到慧眼识英豪的知音。

打定主意,便将此前写了一半的文卷撕毁,重新取了新的宣纸,在白色空白指头上写下三个大字《论兴亡》

圣驾到来之后,不仅写卷的文士们意兴陡然振奋起来,权贵们亦谨慎许多。

零陵县主姬雪宜挺直背脊,饮着茶盏中的饮子,望着漱玉斋上主座中坐着的一对男女,目光中怔忡。

宁县主瞧着姬雪宜这般神态,不由扯了衣襟一下,问道,“雪宜姐姐这是怎么了?”

零陵县主主眸子中闪过一丝羡慕之意,“瞧着那上头花团锦簇,当真是有几分羡慕。”

漱玉斋中景色清明,顾令月袅袅坐在主座一旁陪坐上,问道,“圣人可要饮什么茶?”

姬泽瞧着顾令月面前的茶盏,问道,“阿顾饮的是什么?”

顾令月怔了片刻,“这个是宜春的一种野茶,因生在明月山,我给起了个名字,叫做明月雪团。”解说道,“我身子弱,素来不能饮茶,唯这等茶茶味清淡,倒是不伤身子可以常饮的,因此日常饮用。”

姬泽闻言眸中闪过一丝兴味之色,“瞧着倒有一丝意味,既这般,便也给朕沏一盏,朕也尝尝滋味。”

顾令月闻言唇角翘了翘,“圣人有意敢不从命?”

侍从端了一盏明月雪团茶,姬泽端起茶盏,见茶汤青碧,凑近细闻,一股茶香萦绕在鼻尖,似有若无,饮了一口,挑眉道,“入口觉清淡,顿了片刻倒有一丝回甘。”

顾令月吃吃一笑,“这茶汤于您却怕是偏淡了,您尝尝鲜就好,还是给您换一盏紫笋吧?”

“不用。”

宁县主随着投转目光,瞧着漱玉斋中顾令月与姬泽相处情状,眸中闪过了然,随即意兴阑珊。

今日赴宴宗女,没有几十个,也有七八个,论来都是圣人的至亲亲眷,皇帝亲自赴昭国郡主顾令月的春宴,替她将场子高高的捧起来。来日众人提及这位郡主,谁人都知道她是最受宫中宠爱的贵女,谁还会记得,她身世孤苦,曾经和亲北地?

她倒也豁达,叹道,“她如今享着尊荣,当初也是吃了苦头。这等事情,是羡慕不来的。”

姬雪宜道,“是了!”

零陵县主姬雪宜仰尽了盏中酒液,目光恍然,刚刚归来的时候,她也曾得到过堂兄的一丝看重,后来和亲,姬雪宜饮尽饮子苦涩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