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第2/3页)

顾令月顾令月闻言横了她一眼,“我收高使君的礼物,感的是他送礼的情意,至于料子真假,又不算事情了。”又道,“这湖罗虽然不是正宗红娇匹,也算是不错了。你拿下去,寻了绣娘将它制成一条血画裙吧!”

蜜香屈膝应“是”,取了这匹红湖罗回去,很快裁剪得了裙子,因着湖罗着墨发散,不能绘画裙面,又命人再取了一匹深色湖罗,剪成一条条粗细不同的布条,镶缝在湖罗裙上。“绘”成遒枝梅花。较诸血画裙又别有一番韵味!

长安春光和煦。这一日,高孝予早早赶到乐游原,立在原上等候。

到了卯正时分,见了一辆七宝香车远远的从长安城方向驶来。

昭国郡主顾令月从车厢中下来,高孝予眼睛陡然一亮。

顾令月今日身上穿的,便是自己当日送的那条血罗裙。

顾令月款款而近,那血画裙色泽虽没有正宗红娇布料鲜艳,色泽暗沉也别有一番美妙之处。嵌织的梅花纹样微微摇曳,

顾令月咯咯一笑,展开裙摆问高孝予道,“高君,我穿这‘血画裙’美么?”

“美!”高孝予目光痴迷,流连在少女身上,诚心诚意赞道,“我曾设想过郡主穿上这件血罗裙的风采,却没有想到,郡主穿起来比我想象的更美。能够如此,也算是我当初的二百贯银钱没有白花了。”

顾令月心中开怀,嫣然一笑,“高使君这么会说话,听的我开怀极了。”

乐游原风光盛美,二人缓缓同游,顾令月问道,“高使君来到大周,也有些时日了,觉得大周风光如何?”

高孝予道,“长安繁华,乃是高某生平仅见。”

顾令月眸中闪过一丝自豪之色,“如今这些算什么?长安尚有更多人文名胜风景呢。芙蓉园四季风景,待到一季科考,新科进士会簪花游园。算是人间轶事。”

高孝予道,“大周风情之盛,我等小域国人,当真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上。如有高某当真想着永远留下来,做个真正的大周人。”

顾令月唇边泛起微笑,“这大周,有没有让你能够为之停留的人?”

”想来您在新罗的妻子定然不会和你吵架。每次一生气的时候,只要你哄几句好话,她就会回心转意了。哪里还吵的起来?”

高孝予闻言心中一愕,怔然片刻,开口道,“郡主怕是不知从干礼听错了,我今年二十八岁,还没有妻子。”

顾令月闻言眼睛登时更加明亮,随即笑道,“这是为何?按说高使君这般年纪,早该当娶妻了。”

高孝予道,“听闻中国古代有一个少年英雄,名叫霍去病,他说过这么一句话,‘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我虽不才,想的也如同他一般,‘国事未宁,何以家为?’”

顾令月掩唇而笑,“高使君好志气。只是若是这般,高使君怕是一辈子都娶不到妻子。毕竟匈奴虽强悍,倒也还有灭绝的可能性。国事却是一件接着一件,这件来了,那件又起。这么说起来,可不是一辈子都没法娶妻了么?”

高孝予微笑着道,“若当真如此,也是我没这个缘分。”

又道,“话又说回来,男女缘分之事最是难以逆料,许是日后缘分到了,爱上一个女子,便将从前的话当做不算数,只管和她成亲,让她成为我的妻子了。”

顾令月深深的看了他一眼,“你这人,倒也是有趣。”

……

这一日,夕阳西上。顾令月尽兴而归,念及白日相聚场景,唇边尚噙着一丝笑意。

昭国郡主本是长安的风尚,一举一动尽为人关注。近日来忽然与新罗国的一位使臣走的颇近,登时间便传扬开来,满城风雨。

太极宫中,姬泽自然也听到了这等流言。凤眸漆黑暗藏风暴。

西海池边紫云台上,宫人们舒展长长水袖,跳着动人的《柘枝》舞蹈。

一舞终了,拂袖向着殿上贵人道了一礼,缓缓从殿门处退出去。顾令月叹为观止,“论来这歌舞伎的技艺,还是梨园之中最是胜场。便这支《柘枝》舞,我也瞧过无数次,再没有别的人家的舞伎跳的有宫中宴饮之时跳的好了。”

姬泽素来注重国事,对歌舞宴饮之事不注重,听闻顾令月这般说,挑了挑眉,含笑道,“阿顾若是喜欢,朕便将这部歌舞伎赐到你府上去。”

“那可就免了。”顾令月含笑推辞,“这世上不是所有喜欢的东西都要据为己有。我府中不过就我一个人,少有看歌舞的时候。九郎若是赐了我,不过是养在府中闲置。倒不如九郎在宫中养着,我偶尔入宫赴宴的时候,亦能一饱眼福。岂不是两全其美。”

姬泽闻言瞧了顾令月一眼,含笑道,“阿顾的道理就是多。”

天光照射入紫云台,微微耀眼。姬泽伸手叩了叩手指,开口问询道,“朕听闻,这些日子,你和那名新罗使臣走的颇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