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 声(第2/3页)

辛霓翻去封底,见那只猪头还在,心中百感交集:“那时候他跟我说,我爸爸让我学的那些东西统统都是消遣。女孩子这一生最要紧的学问只有两样,一是识人,二是识货。我若跟他学会了这两本学问,一生都能平平顺顺……”

只可惜他们缘分太浅,以致她一生都折戟在识人这件事上。

不远处,传来老人熟睡后发出的沉重鼻息。年轻人从里间拿出毯子,笑着跟辛霓说:“他也是这样跟我说的,只不过把‘女孩子’换成了‘男孩子’。”

辛霓接过他手里的毯子,轻轻将它盖在老人身上。她坐下,像孩提时一样,静静将头靠在他膝上。

新一轮客人进来后,她起身告了辞。

辛霓透过直升机的窗户俯瞰着数千米下的舟山群岛,这天的东海很安静,和她记忆中狂野动荡的样子截然不同。那些岛屿散落在海上,像一捧又一捧小盆景。辛霓注视这些岛屿的目光充满感恩,因为她始终相信,她的爱人并没有沉入茫茫东海,而是被这些岛屿中的一座接纳了。

因为这份感恩,这四年里,她连续在舟山开发了十座不知名的小岛,并在每座岛上都建了一座灯塔。这份贡献使她成了当地旅游部门的贵人,她因而有了随时出入这里任何一座岛的自由。

她看风景的时候,她身边的高衍却在看她。四年的时光没有在她明艳的脸上留下痕迹,却都沉淀在她的眼睛里。她的眼睛很疲惫,细微的表情里时刻都流露着一种让人紧张的焦灼。她从没对任何人说过她痛,但他就是看得见。他吁了口气,有些惆怅地问:“你还在等他?”

高衍的声音打断了辛霓的遐思,她没有回头,淡淡问道:“你呢,也还在等她?”

那夜后不久,赵彦章和尹青蕙就在福建落了网。绑架、谋杀,两项重罪之下,他们分别被判了死缓和无期。

高衍始终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他温柔的爱妻竟会在一夜之间变成教唆杀人犯,而且她想杀的,还是他们此生最好的朋友。但无论他如何追问,青蕙都三缄其口,连当事人辛霓也一直对这件事保持沉默。

对这件事的猜疑像掉进他血管里的一根针,无时无刻不在他身体里游走、刺痛。为了弄清真相,他辞去了所有职务,无孔不入地追随着辛霓。

辛霓都随他,她太懂他那种想抓着点什么的软弱。

直升机飞过一大片滩涂和乱礁,在舟山极东的一处岛屿上降落。舱门打开,两个导游前行开路,当地旅游部门的领导陪同着辛霓一行人下了飞机。他们一路走一路寒暄,随导游走到那座岛的最高处鸟瞰全岛。这座呈半圆状的岛并不大,还处在原始状态,看上去有些杂乱寂寥,但胜在青山绿树、沙滩怪石、渔村渔场等资源应有尽有,也颇具一些开发潜力。

辛霓的助理颜真看了一圈,撇了撇嘴,趁无人注意,悄悄附在辛霓耳边说:“这些人狡猾得很,那些又大又好的岛都给别人开发,这种又小又破的岛就推荐给我们。”

辛霓听了便过,但离她们最近的一位官员恰巧听到了些皮毛,连忙对辛霓解释道:“我们这座岛虽然不大,但有两个独一无二的天然优势,首先,”他指着不远处一带光秃秃的岛屿道,“那一带是几座鸟岛,每年都会有几万只鸟在那里停歇。现在看上去是平平无奇,但是一到黄昏,这里就能看见对面万鸟迎客的壮景。这种自然奇观,别处是看不见的。”

他们一路说一路将辛霓往前引,越过整座山岗后,那官员指着渔村后的一片岛礁说:“这座岛礁看上去虽然凶险,但那是钓海鲈鱼的好地方。要是在那片地方建一座海钓台,肯定会吸引大批海钓爱好者。”

辛霓望着几个在礁石上垂钓的渔民,微微点了点头。这时,几个渔妇领着一群孩子朝他们走来。见到他们这群游客模样的人,孩子们一拥而上,朝他们推销起自己鱼篓里的海货来。领头的一个男孩见辛霓观之可亲,笑嘻嘻地凑上前说:“漂亮姐姐,买点海鲜吧!我刚打上来的,什么都有,三十块连篓子卖给你,你看好吗?”

那男孩十二三岁的样子,瘦瘦黑黑的,却透着一脸聪明,说话的语气也很可人心。辛霓莫名对他生出一两分喜欢,她微微一笑,对颜真点了点头。颜真摸出几张百元大钞:“你们的东西我们都要了,钱就不用找了。”

那男孩愣了一下,欣喜若狂地伸出手,却又折回。他目光闪烁地看了看那些钱,又看了看辛霓,红着脸挠了挠头:“不值这么多,一张就够了。”

辛霓含笑看着他:“价格是买方市场决定的,我觉得值多少就是多少,你安心拿着吧。”

男孩顿时放了心,他接过钱,一边招呼着那些人,一边从裤袋里摸出个东西:“姐姐,我想送你个小礼物,你不要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