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伐(第2/3页)

张希孟笑道:“夫人纯良敦厚,阔达之处,男子也比不了,也该替主公多分担一点事情才是。”

张希孟鼓动马氏出来做事,他的用心还是很深的,除了关于女子地位,发动女人参加劳动这些考虑之外,张希孟还想单纯给马氏找点工作。

没错,谁都知道马氏是有名的贤后,只不过她死得有点早,才区区五十一岁。

马氏给朱元璋生了七个孩子,五男两女……考虑到战争期间的颠沛流离,这个强度还是有点大,对身体的损耗也大。

而且整天被繁杂的琐事缠身,也很影响健康。

张希孟鼓动马氏出来做事,心胸开阔,有了更多的追求,没准还能有益身心,延年益寿。要知道马氏能不能多活几年,可关系巨大。

“先生高看我了。”马氏笑道:“行了,我先想想,回头再说吧!”

张希孟笑着点头,他知道,马氏已经动心了,随即转身告辞。

就在张希孟出来的时候,郭英来了,同来的还有一个中年书生,郭英喜气洋洋,“先生,上位已经攻克太平,这位是太平路名士,叫汪广洋!”

“哦!”

张希孟一惊,这位可是仅次于李善长的重量级文臣啊!

老朱称赞他处理机要,屡献忠谋。从某种角度来讲,张希孟是占了汪广洋的位置……此人是元末进士出身,工于诗文,擅长书法,绝对是一个人才。

张希孟打量了汪广洋一番,发现他个子不高,面皮白净,留着黑色的短须,精明干练之中,又透着几分狡黠,果然不错!

“我是经历司经历张希孟,汪先生能归附主公,实在是一大喜事。”

汪广洋连忙躬身,“小人拜见张经历,其实小人早就听说,经历虽然年轻,但是才学过人,是上位心腹,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张希孟笑道:“咱们就不用互相吹捧了,我这里正好有一件事,想要跟汪先生聊聊。”他伸手拉着汪广洋到了自己的值房,随即把刘福通出招的事情说了一遍。

汪广洋认真听着,还不时点头,尤其听张希孟说写下那句大丈夫宁能受制于人乎?竟然忍不住笑了,“刘福通豪杰自诩,偏偏又要辅佐韩林儿登基,这是取乱之道。以我观之,诸如杜遵道等人,未必会服气刘福通,如果他们和韩林儿联手,只怕还要跟刘福通斗一斗才是!”

张希孟顿时一喜,好一个敏锐的汪广洋。

刘福通拿郭天叙恶心朱元璋,这只能算是小儿科,可若是挑起韩林儿和刘福通的矛盾,那可乐子大了。

果然,这书读多了,心都脏。

像张希孟,他就干不了这种坏事,所以……“汪先生,当下我们的一个人被刘福通给扣了,他又派人恶心我们,还要加封上位什么元帅,他也不自己掂量一下,够不够资格……这样吧,先生能不能出使刘福通,明白告诉他,赶快放人,少要耍手段,我们也不是吃素的。”

汪广洋没有料到,刚投靠过来,就接了这么大个活儿,如果办好了,毫无疑问会平步青云。

“张经历,咱们有什么想法没有?我的意思是该怎么谈?”

张希孟一笑,“北伐元廷,我们当然支持,双方结盟也可以,但是我们绝不给韩林儿当臣子,当下我们要经略江南,无法提供太多的兵马,粮草和兵器还可以商量。总而言之,全看刘福通他怎么选择,如果非要和我们作对,我们也不会怕他!”

汪广洋仔细寻思了一阵,终于痛下决心,道:“行,我愿意去。”

张希孟也是大喜,他身边可用的文官真的是太少了,好容易来了一个,当然不能放过。

不过去出使刘福通这种事情,一个人肯定不行。

张希孟想了想,又把蓝玉叫来了。

“给你个好机会,去韩宋那边开开眼界吧!”

蓝玉一听这话脸都黑了,他是真不想去了。这些日子光给张希孟跑腿了,靴子都坏了多少双,结果呢,朱文正屡次立功,已经升任了千户,李文忠也开始领兵了。

张希孟倒是许给他一个百户,可惜的是,只是管少年,说白了,就是个孩子头儿。

“不去,我要去军前效力,让我去打金陵!”

张希孟白了他一眼,“没出息的东西,我这么拉拔你,一点都体会不到我的苦心!”

“苦心?什么苦心?我光知道命苦!”

“那是你鼠目寸光!刘福通准备北伐了,你年纪小,不起眼,跟那帮老将聊聊,能学到多少本事?以你现在的岁数,怎么跟你姐夫他们比?撑死了也不过是在后面顺风接屁。好好学学,要怎么北伐,怎么对付元廷。这些本事,十年之后,你能受益无穷。就算成就卫青霍去病一般的功绩,也只在眼前,这么好的事情,你不愿意要,那好啊!我让李文忠去,让谁去都比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