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教育立法(第3/3页)

而且根据兴学令的要求,是让各地办学堂,保证适龄学童,不论男女,入学读书。

在考核的时候,把入学率定在了三成以上,在入学的学童当中,女生不少于四成到四成五……

瞧见没有,是兴学,不是教育……因为当时学堂的数量,根本就不够,老师也不足。

入学的这部分,也是有很大弹性的。

钱唐认为应该改成教化部,李善长也同意这一点。

可教化部首先的问题,就是要教化谁?

还是笼统讲适龄学童吗?

如果有人要去私塾怎么办?

如果有人专门聘请先生,在自家上学,这又怎么算?前面张希孟已经论证过,教育是国家的,不能交给士大夫控制。但当时受限于国力,也仅仅是设立了济民学堂,在各地大力兴学而已。

这一刻终于到了彻底改变的时候。

可偏偏皇家又成了最大障碍,李善长可没有张希孟的本事,他不敢给老朱挖坑,就只能暂时先放在一边,处理其他问题。

万万没有料到,朱元璋把他叫过来,竟然主动提起此事。

老朱沉吟道:“李先生,你看这样如何,规定所有适龄孩子,必须入学,接受教育!”

“所有孩子?”

“对!包括皇家在内!还有勋贵子弟,也包括官员子女。其他的民办私塾,朝廷不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