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归来(第3/7页)

“好!”田为民满口答应,“晏总应该是头一回来济南吧,我安排人陪晏总在济南好好玩几天吧。”

晏旻笑着说:“这就不必了,我们也忙,打算尽快回北京。我还有一个请求,想去参观一下贵公司的生产车间。”

“当然可以。小王,你陪着二位客人去参观生产车间吧。中午我请晏总吃饭。”田为民安排技术科长去给他们当导游。

晏旻和康小林参观了新潮公司的生产车间,对新潮的生产规模和实力有了大概的认知。

如晏旻所想的那样,新潮传呼机其实就是一个组装品牌,核心的电路板、显示屏都是进口的,只有塑料壳、螺丝钉这些外包装是国产的,之所以卖得便宜,还是因为零部件进口关税低于整机,加上低廉的人工,利润也是低于外国品牌的。

如果做汉字传呼机,价格则可以提高数百元,利润也会比现在更高一些。

甚至还有可能让摩托罗拉与松下来跟他们采购汉显芯片,当然,这都是晏旻的想法,具体是否会合作,还得看田为民的。

当天中午,田为民请晏旻二人吃了顿正宗的鲁菜,下午安排自己的司机开着桑塔纳陪他们去玩。

田为民是个会享受的老板,这就买上了私家车。

他们先去火车站买了当晚返北京的车票。

买完票,司机载着他们去“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和大明湖游玩。

晚饭后,又驱车将他们送到火车站,服务体贴周到,这也足够说明田为民的合作诚心。

晏旻回到北京后,与同事们抓紧时间设计芯片。

他算了一下进度,在没拿到BP机其他功能模块电路图的情况下,全靠他们自行设计,五个人得加班加点,才能在他预定的时间内完成。

晏旻自己是不怕加班的,他甚至可以直接住在公司里,他是个单身汉,喜欢的人远在太平洋另一端,连暧昧的时间都不需要花,可其他人多是拖家带口的,总不能为了工作把什么都抛下吧。

思来想去,晏旻决定去高校招人。

90年代初,大学毕业生还是包工作分配的,不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已经显现出明显的颓势。

老旧的技术设备和臃肿的机构使得它们缺乏市场竞争力,许多企业都处于亏损状态,甚至还有不少企业已经宣布破产,曾经的铁饭碗已经不再牢靠。

从恢复高考至今,已有十余年时间,培养出了数百万的大中专生,用人单位从最初的人才短缺到现在已经趋于饱和,近些年不少大学生毕业都分配不到对口的专业。

加上体制内下海潮的涌现,一些心思活泛、眼光长远的优秀大学生不再把铁饭碗看得那么重要,也开始寻求其他出路。去大学招聘并没有想象的难。

晏旻将招聘目标定位在几所顶尖高校,因为这里的毕业生素质足够高,入职后上手起来应该也会非常快。

晏旻第一个去的便是华大,这是全国最好的工科院校,每年毕业的时候有很多单位会来这里招人,国企私企都有。所以晏旻按照流程提交申请,并没有显得多突兀,学校就业办很快就替他安排了招聘会。

招聘会那天是晏旻和褚毅一起去的,晏旻以为只有几个人来应聘,没想到到了招聘现场,等待投简历的学生还不少,起码有一二十个。

晏旻还不太确定,便问了一声:“大家都是来参加旻西科技公司应聘的吗?”

学生们回答:“是。”

晏旻说:“那好吧,你们先将简历给我,等我叫名字依次进来面谈吧。”

晏旻和褚毅将学生的简历收上来,然后进了教室,先大致翻看了一下,主要是电子信息专业的,也有计算机专业的,甚至还有物理、数学、化学专业的,这就有点出人意料了,他明明说好了,要招电路设计师,这些学霸难道跨学科也这么牛逼?

当然,他们将来要往芯片领域内深耕,数理化这些跨专业的人才也的确是他们所需的。

褚毅看完简历感叹:“没想到还有物理系、数学系和化学系的,华大果然是一流高校,学生素质不得了。”

晏旻笑:“那就先让这位叫傅诺的同学来吧。”这是个物理系的高材生,简历极其漂亮,年年都拿到了一等奖学金,按说这种学生应该会保研啊,怎么会直接出来工作?

褚毅起身,到门口叫了傅诺的名字,不一会儿,一个戴着黑色方框眼镜的矮个子男生进来了,长得白净斯文。

晏旻说:“你就是傅诺?请坐。”

傅诺落落大方地在他们前面坐下来:“你们好!”口音是典型的南方人,简历上的籍贯是四川。

晏旻说:“你应该看到了我们的招聘要求,我们公司是做集成电路的,需要懂电路设计的人。我看你是物理系的,你对电路设计也有兴趣?会CAD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