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诉讼(第2/3页)

这几百万对旻西科技来说,也不算什么大钱,毕竟他们现在每年从新潮电子和步升电子获得的专利费加起来有几千万。

晏旻是为了争一口气,也是为了警告瞿延宁,用了他的发明,就该好好夹着尾巴做人,别贼喊捉贼。

晏旻的材料递交上去,法院受理后不久,晏旻原来计算所的领导就找上门来了,这并没有出乎他的预料。

第一个来的是晏旻原来的老领导徐润良,旻西科技开张那天,徐润良还被邀请来参观过,这是他第二次来到晏旻的公司。

看见原本空落落的房间里此刻已经坐满了人,年轻的技术员都在电脑后面紧张地忙碌着,徐润良不由得暗自惊叹:这才多久,公司就有这样的规模了,看来晏旻还很有点经营天赋,没准不比大家看好的瞿延宁差呢。

是的,瞿延宁现在是院里的大红人,他一年能够赚取上亿的利润,让那些从来只会花钱的研究员们惊喜不已,原来他们这些搞科研的,也不仅仅只是会花钱,也是能赚钱的嘛。

因为西华信息的存在,计算所的领导们腰杆都直了不少,至少不再是完全依赖国家财政拨款了,一些研究项目经费可以自行补贴,院里职工们的福利待遇也能够有所改善,大家期盼已久的福利房也可以动工了。

大家也不用自我调侃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了。

也正因为这点,瞿延宁现在尾巴已经翘到天上去了,除了几个大领导,他并不将其他人看在眼里。

当法院的传票送到西华信息来的时候,整个西华信息和院里都震惊了,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过,出走的晏旻竟然敢跟原来的单位叫板,还索要高昂的专利费,这简直是太讽刺了!

不少人都认为晏旻这样做未免太不知好歹,简直就是恩将仇报,没有计算所和西华,他能有今天?

立场偏中性的人则认为他太不知轻重,就算汉卡是他发明的,但也不该跟老东家为了利益撕破脸,他还在技术领域内混,难保以后有些事不需要院里帮忙。

徐润良是打心眼里欣赏晏旻的,当他知道晏旻状告西华信息的时候,就难免为他捏了把汗,所以没等所里有所安排,他就先过来找晏旻了,是以个人的名义来的。

晏旻热情接待了徐润良,给他倒茶:“徐老师,您喝茶!”

徐润良没喝茶,而是说:“这才多久的时间,你们公司就鸟枪换炮,看样子做得还不错啊。”

赚了钱,晏旻便改善了一下办公环境,起码今年是给办公室里都安装上了空调,大家终于不用汗流浃背地工作,计算所里可没这个待遇,徐润良吹了几十年风扇了,如今还在吹风扇。

晏旻笑呵呵地说:“还行,做了两个小单,赚了些钱,总算是活下来了。”

“怕不是小单吧,我看你们公司现在的规模不小,有多少人了?”徐润良问。

晏旻说:“五十来个吧。”

“后生可畏!”徐润良赞叹。

他们正聊着,蔺征西从外面进来了,看见徐润良,有些意外,问:“有客人?”他刚刚和财务在商量刚下来的高科技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问题。

晏旻赶紧给他们介绍:“征西,这是我原来单位的领导,计算所的副所长徐润良老师,徐老师也是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徐老师,这是我合伙人蔺征西,他是台湾人,我在美国留学时的同学,去年才从美国回来。”

蔺征西赶紧跟徐润良打招呼:“徐老师你好,我听晏旻提起过你。”

徐润良听说他从美国留学回来的,自然不敢轻视,起身来跟他握手:“你好,你好!我说小晏的公司发展得这么快,原来是有这么优秀的合伙人。欢迎你回国来投资!”

国家现在对引进外资相当重视,政策上也有照顾,看来旻西科技发展得好不是没理由的。这人是晏旻的同学,自然也是MIT的高材生,这是资金和技术都具备,绝对的高级人才啊。

蔺征西笑着说:“这是应该的,我也是中国人,回来建设祖国是分内之事。徐老师你们继续,我去忙了。”

徐润良满意地点头:“好,你忙你的。”

晏旻问徐润良:“徐老师今天怎么有空来看我?”

徐润良说:“你搬走后,就很少回来看我们,只好我来看你了。”

“是我的不对,实在是太忙了,以后我会时常去看望徐老师。”晏旻赶紧赔礼道歉。

说完客套话,徐润良终于切入正题:“小晏,我听说你对西华信息提起了专利诉讼,是不是真的?”

晏旻心说,果然是因为这事来的吧,他点头:“是的。汉卡的专利被瞿延宁申请了,发明人还写了他自己的名字,我顾念所里领导的照顾情谊,没有提出异议。我只是将汉卡的构思申请了专利,这完全是我个人的发明,我想没有人会反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