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如愿(第2/3页)

晏斐扭头看向晏旻:“哥。”

晏旻说:“你别看我,我不知道。就说你下海,你能干什么?”

晏斐想了想,去他哥或者他姐夫公司当电工?那还不如在单位干呢。自己创业也不知道能干什么,难不成去摆地摊?

他媳妇汪红安说:“晏斐,你还是别下海了,我也不求什么大富大贵,踏踏实实过日子挺好的。大哥和姐夫都在外头打拼,爸妈已经够提心吊胆的了。”

晏斐回头看一眼妻子已经隆起的小腹,说:“好吧。我就当好咱们家的后盾吧,你们只管去闯。”

晏旻说:“等你们单位集资建房的时候,哥给你凑钱买一套。”

“谢谢哥,算我借你的。”晏斐冲他哥呲牙笑。

过年在家的日子总是舒心的,唯一让晏旻有些头大的就是父母会念叨他的个人问题,快三十岁了,还没成家,难免让父母担心。

家里还有热心的亲戚要给他介绍女朋友,晏旻赶紧找了借口溜回了北京。

倒是蔺征西比较省事,他只说自己已经恋爱了,但是目前没打算结婚,等机会合适了,就带回来给家人看,因此逃过了相亲的命运。

虽然他已经年过而立,也到了结婚的年纪,但经济发达地区的好处就是看过晚婚的人太多了,蔺征西这行为也就算不得另类了。

晏旻回到北京,蔺征西还没回来,说是要陪爷爷去香港玩,顺便拜访一下盛福荣,这会儿估计人正在香港。

晏旻去给吴百川和徐润良拜了年,就去公司上班,正好陪老胡头。老胡头已经开始收拾他的行李,收来收去,收了好几个箱子。

晏旻给他看了一下,全都是些旧物件,不值什么钱,应该都是充满回忆的东西,便劝他:“大爷,您这些还是别带了吧,航空公司对每个乘客所带的行李都会限重,超过了要付钱的,很贵的。您这些带过去其实也用不着。”

老胡头叹气:“我知道,这都是些破烂,也不值什么钱,可我什么都不想扔,甚至都不想去了。”

晏旻说:“大爷,您要是不想去,干脆就留下来呗。”

“房子都卖了,哪能老赖在这里。”老胡头苦笑。

晏旻笑着说:“其实也好办,您不是还剩了点钱么,去买个楼房,也足够了。您还有退休工资,怎么都能过下去。”

老胡头当然也只是说说,卖了院子买楼房,那一开始还不如不卖。

这个春节他独自过年,又感受到了无人陪伴的寂清,他心里还是很想跟儿孙团聚的,只是这把年纪了,有些故土难离,又担心人离乡贱,难免有些伤感和不安。

老胡头是过完元宵节走的,元宵节那天,晏旻和蔺征西陪老爷子亲手搓了汤圆,吃完汤圆,老爷子就拖着两个行李箱踏上了飞英国的飞机。

晏旻和蔺征西一起去机场送他,他们还特意找了一个跟老胡头同一班机的年轻姑娘照顾一下老爷子,年轻姑娘看他俩长得那么好看,红着脸答应了下来。

晏旻说:“大爷,到英国给我们写信、打电话都成。要是在英国过得不开心,就回北京来,这里总有您一口饭吃的。”

老胡头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好的,好的。谢谢你们两个了,你们回去吧,别耽误你们工作。”

送走老胡头,回去的路上,晏旻问蔺征西:“你一个人离开家来北京的时候,会不会也很舍不得?”

蔺征西笑起来:“我跟胡大爷那完全不一样,我是奔赴爱情和希望去的,只恨飞机飞得慢,对美国完全没有留恋。”

晏旻听他这么说,忍不住笑出了声,心里好受了不少,刚刚看着老胡头佝偻孤独的背影,又令他不由自主想起了陪伴了一个植物人14年的蔺征西,很难不叫他破防。

他希望他们能够一起白头,等老了的时候,最好是一起离开这个世界,要是有一个先离开,留下另一个,都会是难以承受的痛苦与孤独。

想到这里,晏旻忍不住伸出手,悄悄握住了蔺征西的一只手。

蔺征西感受到什么,抓起他的手,揣进了大衣口袋里,握紧,一股暖意洋溢在两人心头,两人都默契地扭头,对视一眼,嘴角微微扬了上去。

老胡头离开之后,晏旻便将老胡头的屋子给清理了出来,叫人来稍微装修了一下,重新安装了线路,又去买了电脑桌椅回来,额外添置了十几个位置。

过完年上来,就是毕业季,他们又打算去高校招收一批毕业生进公司。

虽然这一届学生毕业分配受外因影响不大了,但1992年是神奇的一年,从年初的南方讲话之后,国家肯定了改革开放的成绩,并且坚定了走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社会上就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下海潮,许多企事业单位,甚至是政府机构的工作人员,都纷纷停薪留职下海,据统计,这一年全国有一千万人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