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刷卡机(第2/3页)

比如之前研发的GPU,还比如为新潮科技做的电脑,以及现在手头正在做的移动电话。

今年除了校招了一大批应届毕业生,也在深圳人才市场招聘到了不少应届毕业生。

校招的学校有限,而全国每年还有那么多高校毕业生,也有很多优秀的人才,虽然起点可能略低一些,但在能力上未必会差太远,只要专业符合,考核合格,就能够进入旻西试用。

校招与社招加起来一共招收了七八十名应届生,这些应届生被分配到了不同的项目组,总算是将各个项目组都重新组建起来了,有了人力,接下来就是等着出成绩。

这个夏天,坂田工厂的一期工程终于完工,生产设备还没开始采买,一是因为研发还没结束,二是资金没到位。

搭建一条移动电话生产线所需的资金,比电脑生产线的资金只多不少,起码需要上亿元。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旻西自有的资金是远远不够的,跟他们合作最紧密的田为民此刻在铆足全力争夺电脑市场,没有余力来帮助他们。

他们只能跟银行抵押贷款,但抵押贷款约莫是资产的七八成,旻西科技的固定资产加起来也才几千万,还是远远不够。

蔺征西想让公司上市,通过股市来融资,但是研究了一下科技公司的上市条件,似乎还达不到上市要求。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找金融机构融资。国内这两年逐渐开放金融市场,有少量的金融机构诞生,深圳就有一家前年成立的投资基金,蔺征西去咨询过,投资基金对项目进行评估后会确定投资金额,不过刚成立的基金还比较保守,投资金额往往都会设限,根据能够融到的最大金额,也还是差了一截。

蔺征西把目光放到了海外的金融机构,国外的半导体行业正处于上升期,相关的企业融资是非常容易的,以旻西这几年的表现,想拉到投资是不难的。

不过晏旻比较抗拒这个,他不太想让外资参与进来。

蔺征西给他分析:“其实有外资股份也有优势,以后不管是从国外购买设备,或者是我们进入海外市场,都会有一定优势。我们只要把外资股份控制在一定的比例之内就可以了。”

晏旻当然也知道有外资股份的好处,但有好处就会有代价,他沉默了片刻,说:“还是尽量找国内的资金吧,我去找步升和小霸王的老板谈谈。”

蔺征西知道晏旻虽然没有直接拒绝,但已经表明了态度,他在一些事情上是异常坚持的,便说:“行,那就依你吧。”

晏旻和蔺征西一起去找这两家的老板谈投资的事。

他们先去找的是位于广州的步升电子公司,步升跟旻西合作了很长时间,也是在跟旻西合作之后,公司才稳步发展起来,如今已经是国内录音设备行业的翘楚,年纯利润已达上亿元。

步升的老板于步生听说旻西科技要做移动电话,兴趣浓厚:“需要我们投资吗?可以啊,要多少钱?”

蔺征西和晏旻对视一眼,说:“于总能够投资多少?”

于步生说:“你们需要多少钱?”

晏旻笑着问:“于总的意思是,我们需要多少,您就能投资多少?”

于步生说:“那倒不是,当然是有上限的。我又不是印钱的财神爷,几千万还是可以的。”

晏旻说:“那应该足够了,我们要先计算一下,看看最后缺口有多大,到时候再跟于总确认金额。”

从步升出来,晏旻心情好极了:“于总真是财大气粗啊,都省得我们去找小霸王了。没想到卖个随身听,居然也能这么赚钱。我们辛辛苦苦忙一年,也就赚个几千万,这还是毛收入。”

蔺征西说:“其实从我们的起点来看,已经很不错了。”

晏旻伸了个懒腰:“说得也对,幸福和痛苦都是比较出来的,跟步升比,我们确实不算好,但跟我们自己从前相比,那还是很不错了。选好参照物很重要!”

蔺征西笑着说:“是的。我相信我们将来会做得比步升更好。”

“这点我确信不疑!”晏旻笑得很爽朗,步升销量再好,然而产品价格有上限,且录音设备行业会逐渐凋零,前景远不如他们这个行业。

回去之后,他们便准备资料跟银行申请贷款,也向深圳的投资基金递交了融资申请,以出让部分股权获取融资,至于需要步升那边出资多少暂无确数,得等购置设备之后看缺多少钱才知道。

按照项目组的设计进度,能在年底之前完成,明年开始就可以投入生产了。

但是到现在为止,他们还没有获取移动电话生产许可,蔺征西的意思是等获得许可之后再购买设备。

晏旻比较冒进,他认为应该先买设备进行生产,一边等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