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第2/6页)

“要听听业内人士不负责任的评价吗?”

喻婵含着半口水点头。

“评价就是,有的人天生就适合出现在镜头之前,你就是那种人。”任景握着自己的矿泉水瓶,和喻婵手里的那半瓶碰在一起,做了个干杯的动作。

随即起身准备继续下一套服装的拍摄。

这小孩,说话风格一点儿没变。

虽然很跳脱,但不得不承认,他的安慰确实很有效。

那股面对未知领域的紧张感散了大半。

她尝试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学习。

现在眼前刚好就有最好的学习对象。

她目不转睛地看着任景的拍摄过程,学习他怎么和服装融合,怎么处理动作细节和面部表情。

很快,任景单人阶段的拍摄就已经全部完成了。

接下来就是她和任景的双人合照。

拍摄开始之前,摄影师先和她仔细地沟通一遍:“亲爱的,待会儿上去之后,你就听着我的指令,或者小景的节奏走就行,不用太紧张,保持平时最自然的状态就可以。”

喻婵听得很认真,一一应下。

都告诉她不需要做得太好,一切有专业模特和专业摄影师在旁边兜底。

话是这么说。

但喻婵心底的傲气让她总有股不服输的心性,虽然不喜欢,但既然接了这份工作,就要做到最好。

正式拍摄之前,她阖着眼眸将刚才记在心里的学习笔记又过了一遍。

开始拍摄之后,摄影师显然没想到,喻婵的效果可以这么好。

她本来以为加了个素人,今天的拍摄进度可能要直接延到晚上了。

谁知道这位喻小姐,不止脸蛋好看,在镜头下的表现力也能这么好。

好模特可遇不可求,摄影师的态度前所未有地认真了起来。

然而,拍了几组模式化的情侣照之后,她却总觉得不满意。

她仔仔细细地把照片过了一遍,又看看眼前正在低头交谈的这两个人。

终于意识到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了。

这两个人都是有灵气的模特,站在一起摆那些“死”的pose,拍出来的照片就格外假。

她架起相机,就等某个合适的瞬间。

喻婵并不知道摄影师那里出现的小插曲,她以为拍摄已经结束了,毫无心理负担地和任景聊了起来。

“小景为什么会选择走这条路?”

“大概是因为好玩吧。”任景眼里闪过几束光彩,“我就想趁着年轻的时候,多尝试尝试不一样的角色。”

“你呢,小喻老师,为什么会选择做心理咨询师,而不是继续画画了?”

喻婵笑了笑,没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艺术风格里我最喜欢巴洛克,那小景知道我最喜欢哪幅作品吗?”

“爱德华蒙克的《呐喊》吗?”

“那个只能暂时排在第二位。我最喜欢的画,是一位女性画家的作品,她叫弗里达·卡洛,1944年,她创造出了一幅叫做《破裂的脊柱》的作品。画这幅画的时候,也是她人生最痛苦的阶段,被病魔缠身,日渐枯槁。”

任景点点头:“我知道那幅画,以前我们上美术鉴赏课的时候,老师们讲过。某种意义上,那幅画其实是卡洛的自画像,那些被钉上钢钉的脊柱,既是她痛苦的根源,也是支撑着她强大地站立着的精神支柱。”

喻婵眉眼弯弯地笑了,露出两颊的小梨涡:“没错,对于我来说,画画这件事就相当于卡洛画里钉着钢钉的脊柱,既会带来痛苦,也是我的精神力量。我对它太矛盾了,所以只能当成爱好,不能拿来挣钱吃饭。”

“bingo!”

任景打了个清脆的响指,“我们想的恰好一样。”

说到这个,喻婵想起矮墙上那几幅画:“外面那些,是你近几年画的吧,能看得出基本功很扎实,相比你高中那会儿,进步了很多很多。作为你曾经的老师,我很欣慰。”

“那当然啦,”他的语速很慢,像一阵穿过耳畔的微风,浅色的眼眸始终注视着眼前人,其中的光彩,就仿佛在欣赏一副稀世珍宝般的奇画:“画画是我说过喜欢的事,就一定会坚持。”

“喜欢”两个字特别加了重音。

旁边有人拉开挂在上半扇窗户的窗帘。

强烈的阳光透过玻璃向下落。

被任景抬手挡在了一片细微的阴影之上。

光影朦胧间,男人站在明暗交界线之内,被阴影笼罩着。唯独双手挡在被光选中的女人眼前,为她撑起一小块阴影。

男人的暗和明,女人的明和暗在此刻相互呼应。

一黑一白,一明一灭。

摄影师立马抓拍下这一瞬间,激动地跟旁边人说:“封面有了!!!!封面有了!!!!”

下午还有一场外景拍摄。

为了贴合冬天的主题,团队决定到北城外的滑雪场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