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第2/4页)

普天之下,还有谁家敢说自家姑娘比爱新觉罗家的女孩更尊贵吗?

至少在大清境内没有。

嫡亲岳父是当朝八阿哥,媳妇的亲祖父是康熙大帝,未来的皇帝还是媳妇的伯父,母亲是皇子侧福晋,无论从血统还是身份上…这门亲事都忒配卫若兰了。

已经听明白湘云想干什么的胤禟先是一愣,随即便是开怀大笑,最后指着湘云的鼻子骂她小缺德鬼。半晌才笑着说道:“所以你揽了这事在身上,最后却还是叫爷替你出头?”

“银子能解决的事那就不是事,咱们出份厚厚的聘礼,还怕她们不同意吗?”

打去年万寿节八爷得了急症,八爷府上的日子就再不似从前了。如果借着这门亲事捞上一笔,想来八福晋绝不会放过。

“就算郭络罗氏同意了,卫若兰也定不会同意。”胤禟将自己剥的蟹膏蘸了点醋后放到湘云面前,“怕是需要一道指婚圣旨了。”

“你和当今也不能一直这么别拧着,何不借此事化干戈为玉帛呢?”

胤禟闻言不由又是一阵大笑。

怕是打死卫若兰,他也想不到湘云会给他安排这么一门好亲事吧。

~

另一边,回到荣国府的宝玉情绪并不高。袭人见了不由追问宝玉可是在九阿哥府那边受了什么委屈,或是被九爷训斥了?

宝玉摇头,“只见了云妹妹。”

袭人一听这话便松了一口气,只新的疑惑又出现了。“是云姑娘出了什么事吗?”

宝玉和湘云自小就玩得来,从来都不会闹别扭。一来宝玉性子软,对姐妹们都是有敬让的,二来则是湘云性子大开大合,随和好说话。这俩人从小都没拌过一回嘴,红过一次脸。所以是湘云病了还是伤了吧?

病到不太可能,伤…就以那姑娘的淘气劲,那还真说不好。

宝玉张嘴想要跟袭人说一回他心中的难过和愤慨,但想到湘云一直叮嘱他的话,到底没敢逞一时口舌之快将真相吐出来。

“没什么事。”宝玉一脸意兴阑珊,“将咱们房里上次得的姜枣粉找出来让人给云妹妹送去。云妹妹贪吃,指不定又吃了多少秋蟹呢。”

八九月份正是秋蟹最肥美的时候,每年这个时候,湘云都要吃好多。

只是螃蟹寒凉,女子不易多食。因此每次到了吃螃蟹的季节,一群人拦不住嘴馋的湘云便只能想办法给她驱寒了。

姜枣粉冲的茶,暖暖的姜丝粥等等。

袭人得了吩咐去柜子里取姜枣粉,见并不是很多了,拿出去送人不太好,便又去王夫人那里领。

到了王夫人那里,洽巧见王夫人正在翻箱捣柜的找古董摆件。“你来的正好,我正收拾了几件旧衣裳。白放着也是放着,你且拿回去穿吧。”

王夫人特别喜欢送人旧衣裳,不光袭人,就是她院子里的丫头也都得到过。袭人谢了赏,又将来意说了,王夫人听了一耳朵也没多想,只叫金钏去取了来交给袭人。

等袭人离开,王夫人才问了金钏一嘴,“袭人这丫头今年多大了?”

金钏想了一回,不是太确定的回道:“许是十五了。”

一旁的玉钏听到姐姐这么说,则接道,“前几日史大姑娘打发晴雯回来,仿佛听见她和袭人说转年就十五岁的话了。”

其实不光袭人和晴雯,香菱与宝钗也是转年十五岁。她们四人同庚,命运却大不相同。

一个进了宫,两个在湘云的帮助下有了自己的房子和小庄子,如今也就是袭人混得稍微有些差了。

袭人家里穷,母兄便将她卖给了人伢子。辗转进了荣国府后,凡月钱赏赐又泰半拿来贴补家里了。也多亏了宝玉是个手里散漫的体贴性子,又悄悄的安排府里的小姑娘们卖些绣品挣些零花钱,不然袭人也攒不下几两银子私房钱。

但相较于袭人,晴雯的日子绝对叫人羡慕。

她没有父母亲兄弟,也没有需要她贴补的人。而湘云还是比宝玉还要手里散漫的主儿。偶尔胤禟也会打赏一回私宅里的下人,一来二去的就叫晴雯攒了不少银子。这两年先后买了一处极小的庄子和一处外城的小四合院。如今庄子有佃户种着,小四合院也租出去收租金,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

人长得好,绣活也出众,又凭本事给自己攒下这么一份嫁妆,凡是知道晴雯的,无不羡慕,如今已经不少人都在托关系想要求娶晴雯呢。

而袭人这里,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上上下下竟有不少人都在等着她被宝玉收房做姨娘。

袭人想做宝玉的姨娘吗?

她想。

袭人想要出去做个正头娘子吗?

她也想。

但她穷怕了。她害怕有一天她会像花老娘那样,日子穷困潦倒的靠典儿卖女儿为生。同时,她也害怕会遇到一个像凤姐儿那样厉害又不容人的当家主母受磨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