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第2/3页)

院子里,卫若兰跪在贾家一干下人之前,心中激动却拼命表现出一副淡定的模样。

就在卫若兰志得意满,以为自己这一番算计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却不想睛天一个霹雳,直接将卫若兰炸得外焦里脆。

不得不说康熙四十年的冬天,绝对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至少对卫若兰来说,永生难忘。

圣旨的套路,大致是先夸一回某人的出身,之后说一回什么事。当今的这道圣旨忒缺德却也没有变更套路。

总的来说就是先夸了卫若兰一回出身名门,血统高贵,有大家风范。传旨太监念到这里的时候无论是卫若兰还是贾家小院里的下人都觉得要有好事发生了。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却是众人始料未及的神转折。

扶桑公主?什么鬼?

“……择吉日出国完婚。钦此。”

传旨太监念完圣旨,便看跪了一地的人以及跪在最前面姿容出众的卫若兰,神色高高在上,带着卫若兰看不懂的轻屑。

“卫驸马,接旨吧。”

贾家下人懵了,卫若兰自己也懵了,特意跟过来看热闹的秦八两和其他人都懵了。

大清第一位嫁出去和亲的…大老爷们?

秦八两不能在乾清宫内侍候,所以并不知道当今临时给卫若兰换了个新娘。懵逼了一会儿儿,又立即反应过来的带头恭喜卫若兰。

一时间整个贾家小院里都是众人的道喜声,但木着脸接了圣旨的卫若兰却早就注意不到这些了。

他整个人都恍惚了,神色间带着几分颓败和大喜大悲后的疲惫和不甘心。

怎么会这样?

他不是冒死救了贾宝玉吗?

这是恩将仇报呀。

不应该是这样的,不应该是这样的。

突然想到了什么,卫若兰猛的抬头看向传旨太监然后又回身看向贾家下人以及跪在不远处的林之孝一家。

难道…他们知道了真相?

“请卫驸马捎做收拾,稍后会有人来接驸马爷去馆驿。”

说完那传旨太监又等了几息,见不论是卫若兰还是贾家下人都没有打赏的意思。便冷哼一声,甩着袖子转身回官复命去了。

卫若兰拿着圣旨摇摇晃晃的往屋里走,贾家下人面面相觑后便叽叽咋咋的讨论起了这件赐婚。

林之孝屋里屋外的看了一眼,走到门口打发了个小厮回荣国府报信去了。

秦八两看了一回热闹,也没管卫若兰如何伤心欲绝,梦想幻灭,留下几个人看守卫若兰,不叫他跑了,便带着人回私宅给湘云报喜来了。

湘云愣了一下,随即便哈哈大笑起来了。

当今比她还缺德诶~

←_←

此时的扶桑还不知道他们即将迎来一位驸马爷,也不曾提前给他们的将军找个‘私生女’回来做公主,等大清的驸马爷到了扶桑,彻底麻爪了。

不过此时的他们却还在无知无觉中,但接了圣旨的理藩院却一个头两个大了。

这个婚事按什么规格操办呀?

人家都是送公主郡主去和亲,他们大清到是开了个先例,直接送了驸马出国。且不说如此安排是否有失国体,只是从无先例可循这一点,他们就不知道这事要怎么操作了。

去国书给扶桑,让他们准备个公主等着?

另一边,朝中不少大臣御史言官也都听说了这事,正磨拳擦掌准备上两道折子的时候,却又被人送了降温的字条来。

敢为了这件事上折子,就做好阖家陪着驸马爷去和亲的准备吧。

就…当今乃千古一帝,此等安排定有深意。我等不才,不敢窥探上意。

相较于朝中大臣,勋贵世家的反应,卫家那边的气氛就诡异了许多。

早在卫若兰救下宝玉的时候,卫老爷便派人去接卫若兰回府养伤。同时还厚颜无耻的等着荣国府上门致谢。

不想荣国府就不是个讲规矩,走寻常路的人家。卫若兰说不回府,荣国府也便留人在自家地盘养伤。不光如此,因着当时宝玉对卫若兰的同情和怜悯,他们还对卫老爷甚至是卫家有颇多微词。

总之就是荣国府冷处理了卫家,卫家没等到荣国府的感谢,又有卫夫人从中作梗同,更叫卫老爷等人担心卫若兰若是从此起来了,再反过来报复卫家。

在各处还在僵持的时候,卫若兰的赐婚圣旨下来了。

就在卫家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反应过来的卫若兰在住进理藩部后提的第一个要求竟然是希望卫老爷和他的弟弟们送嫁。

没错,就是送嫁。

卫若兰一直想要站在高处,然后狠狠的打压卫家,将他们像蝼蚁一样踩在脚下,看他们狼狈挣扎。他想让卫老爷悔不当初,让卫老爷知道自己的有眼无珠。可这一切的期待都被这道赐婚圣旨给打散了。

既然看不到那一天了,那就带着一块走。能不能回来…就全凭天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