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第4/5页)

弘盼与弘辉同年,两岁就殇了,弘昀生得单薄,就不似长寿的面相,弘时才几个月,能不能养大都是个未知数,犯不上在在风口浪尖上,踩着四爷的眼皮子瞎蹦跶。

即便弘时将来平安长大,只要他不威胁到她的弘辉,她未尝不能做个慈善大度的嫡母。

若四爷能更一进…想到这里,四福晋心神一凛,回忆了一回太子妃往日的言行做派,更加用皇后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小一忍,则乱大谋。

‘戒急用忍!’

不愧是俩口子,此时都在忍字头上作起了文章。而另一边的钮钴禄氏却迟迟等不来好消息,急得嘴角都起了一溜水泡。

老太妃是四月中没的,如果不出意外,她年底前就可以入四爷府。丧子之痛是需要时间的,时间太短于她来说可就不是助力了。

翻来覆去,辗转反侧,钮钴禄氏心底就升起了一股非常不好的预感。

要完。

随着钮钴禄氏越发坐立难安,前往孝慈县送灵的人也都陆续回京了。

走了那么多人,京城都安静了不少。此时一回来,从上到下都开始喧嚣起来。

仿佛将灵柩送到地宫,孝期就结束了一般。

这些人一回来,便都听说了佟家这桩无头案。

和湘云想的一样,衙门的办案官员也想到了那两颗人头是这个案子的关键,于是找上李四儿,叫她提供一下受害者名单好叫他们一一核实。

这些年来,被李四残忍虐杀的人何止几十,若是再算上隆科多的仗势欺人…这个工作量真的非常大。

可当今下了命令,再难也得干呀。

原本就有一支人马去登州那边追查寄镖人的线索,剩下的人手想要短时间内将这些都核查清楚,就必须从有司衙门借调人手。

这一借调,李四儿与隆科多干的那些事就再也瞒不住了。

其实在衙门让其出具这份名单的时候,他们也曾拒绝过。但架不住衙门的人将当今的旨意摆了出来。

反正这个案子这么难查,你们二人要是故意隐瞒不配合,那这个案子查不出来,当今也怪不到他们头上。

二人迫于压力想着说两件不太重要的,不想衙门里的人都是断案审讯的老手,没费多少心思就将二人的底淘了个干净。

后世有句话叫坦白到底牢底坐穿,二人在吐出三分之一名单的时候便知道他们保不齐就凉了。剩下的三分之二也就破罐子破摔了。

这些受害者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可着本地先查,查了个底朝天,有的连墓都挖过几铲子,衙门的人也没将那两个人头找出来。随即又派人查外地的,可仍旧毫无所获。

于是这时候,衙门里的人又找上李四儿,让她再想想还有没有落下的。

李四儿直说没有,可头摇到一半却顿住了。

“是谁?”

李四儿看看一旁的隆科多,又做了一下心理建设,才将之前没想起来的那件事说了。

“我们爷早先曾纳过一位妾室……”

听着李四儿徐徐道来,衙门里的人看向李四儿的眼神都变了。知道这娘们是个心狠手辣,阴险歹毒的,但没想到这娘们还能更了不起。

不光手段残忍的虐杀了人家女儿,还将尸体丢进了乱葬岗。人家兄母找上门了,不但杀死人家母亲,还将人家哥哥打了个生死不知。这也罢了,回头抢了尸体还直接丢到郊外喂了野兽……

衙门里的人都想掐死李四儿了,若不是职责所在,别说查找凶手了,他们都想欢呼鼓舞一下。

活该!

报应!

死的好!

得到第一手资料后,衙门的人也不再逗留的离开了佟府。

回到衙门,所有办案人员都有些消极怠工。最后还是捕头说了一句别有深意的话,“这么大的案子,咱们能查清楚就不错了。偌大天下,若嫌犯藏匿行踪,更名改姓,或是直接出了海…怕是案子也只能查到这里为止了。”

一听捕头这么说,其他人便心领神会的动了起来。

先按着旗藉姓氏查一回,之后再在京城走访一遍,随后再派人去盛京城那边查一回老人的墓。

别说,办案官差还真在觉罗氏老太太的墓前看到了一个木头盒子。打开一看,里面的两颗人头早就腐烂得无法辨认了。

墓碑一侧还立了一个衣冠冢,虽未立碑众人却都知道这是给觉罗家那位惨死的姑娘立的。

官差在墓前拜了拜,便捧着木头盒子离开了,仿佛至始至终都不曾看见不远处长得颇似嫌疑人的跛腿青年一般。

青年:“……”

就这么走了?

青年想了想,看一眼远去的官差,再看了一眼自己父母和小妹的墓,又从一旁柳树底下挖出一个木头盒子,然后跛着腿重新来到墓前将那个木头盒子放在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