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第3/3页)

二是贾兰有他寡母操心,她也放心了,只剩下的几个孙子孙女也都到了年纪。说贾赦贾政都上了年纪,也操不来太多的心。等宝玉新妇入了门,下面几个亲事就由他们的哥哥嫂嫂做主,也叫老大老二夫妇们享享子孙福。

三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那就是她的所有嫁妆平均分十份。

贾琏,宝玉和李纨平分一份。迎春和湘云分一份。剩下的八份,探春,惜春,贾兰,贾环,贾琮,巧姐姐弟以及黛玉各一份。

在送妆的大喜日子里说遗言,一下子就将刚刚热闹的气氛弄没了。王夫人脸色不好,但相较于王夫人,邢夫人的脸色更难看。

她无儿无女,贾母分家产时只有她,无论是直接还是变相的都没她。脸不黑才怪了。

刑夫人脸色不好是因为怎么分都没她的份,王夫人脸色不好则是因为她感觉她吃亏了。

不说湘云为什么能分一份了,只说迎春一个出嫁女,黛玉一个外孙女凭什么分给她们。对了,惜春一个隔壁府寄养的姑娘又有什么资格分老太太的嫁妆?

再一个,李纨母子得了一整份加三分之一份,贾琏那房得了可了两整份加三分之一。

就连探春和贾环都能得一整份,凭什么只有她的宝玉最少?老太太真是老糊涂了。

没错,这么个分法宝玉是分得最少的,就连湘云分到的都比他多。

宝玉束手站在屋外,听着里面传出来的消息。他到没想过自己分得少了,他只是想到了老太太这话里的不详。

这些日子,宝玉自己拿钱去拜访了一位太医,请他每日都来园子里给老太太请一回脉。又跑到湘云那里借了一个手艺最好的厨子见天的给老太太最可口饭菜。

老太太上了年纪,牙口不好,消化也弱子,因此只能吃些软烂的吃食,怕这种吃食吃多了,败了老太太的胃口,宝玉费了不少心思。

湘云手上的事也不少,有的推给胤禟,有的自己处理,只要抽出功夫就过来。迎春也跟她婆婆说了一回,虽不似湘云这般想回就回,却也是隔三差五的回来一趟。

林家虽然还在守孝,但贾敏却也不是不能回娘家,只是不像以前那么频繁罢了。

她不怕贾家人忌讳带孝入门,是她自己忌讳这种事,怕将晦气带给自已老娘。

探春和惜春也见天的呆在园子里,每天都在老太太跟前凑趣。

或是给老太太念书,或是陪着老太太打牌,再不济也要摘些花在老太太跟前练插花。

今儿除了贾敏母女外,大家都凑在一起,为着宝玉新妇送妆热闹,猛的听到贾母交待后事,都悲从心来,强忍着不哭罢了。

至于贾母的嫁妆,说真心话,住在园子里的这些人怕是除了李纨偶尔想过一回,其他人都不曾惦记过。

相较于那些嫁妆,李纨更希望贾母活着。因为贾母能给他们母子的庇护不是银钱能衡量的。

贾母为什么要这么分配嫁妆,说白了就是因为几个小的要么是没爹没娘没依靠的,要么就是有跟没有差不多的,要么就是寡妇失业的,唯一算是不用担心的也就是凤姐儿家的那对小姐弟了。

都是没娶没嫁的,这个时候了不如一视同仁。

贾母也怕她前脚一走,这些事情没人按着她的想法执行,正好今天人都在,便想将能说的话都说了。

外面,匆匆赶来的贾赦咂舌,贾政一脸悲痛,两兄弟对视一眼又将视线转到了旁处。宝玉几个则自发的跪在地上,垂头不语。

室内,邢王两位难得默契的站在那里看着除了湘云外,包括迎春在内的贾家姑娘和李纨凤姐儿都跪在贾母脚边。

湘云站在贾母下首,道:“老太太放心,我们都会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