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第2/4页)

出事时,宝钗从后面的马车跑过来,假意要扶郭太嫔下马车,有跟车的宫人拦她,不想叫她一个粗使嬷嬷靠近,不想宝钗直接从袖中拿出匕首就将人捅了。然后扯着一脸震惊的郭太嫔下了马车。

因宝钗这一举动,现场都瞬间安静下来了。

湘云和胤禟看了一眼周围,看向宝钗的眼神犹如在看向一个死人。

没有内鬼引不来外贼,他们这是被人里应外合了呢。湘云一边气宝钗,一边气自己。

就因为是宝钗,所以她才会那么快就放下了戒心。

“所有人放下兵器。”宝钗扯着郭太妃向前,一双杏眸狠戾的看向四周,“只要你们乖乖束手就擒,我保”

“别跟我谈什么条件,现在立即放开额娘,我便允你们平安离开。”湘云直视宝钗,干脆利落的打断了宝钗的话,“如此大费周折,难道只是为了这一车的行李?”

你薛宝钗竟然会落草为寇?真的震惊到我全家啦。

宝钗眼睛闪了闪,冷笑道:“原本只是想要打着你们的名义在路过的镇子集些银子,不想你们到是防的紧。没办法,咱们只能将就些了。”

胤禟他们出门带了不知道多少银票,而他们随身带着的首饰金银也不知凡已,不过这些都是开胃菜。只要将这些人绑了,再让附近的官府拿银子来赎银,这单生意就是一本万利。

一旁的元良反应过来的喝问宝钗,“你不是张氏?”

湘云谨慎惯了,叫元良去帮忙时,元良便琢磨出湘云的意思,还特意打听了一回宝钗的情况。

那么多的百姓不可能都众口一词,就像今天这个百岁流水席一般,也是普通百姓里掺了沙子。所以唯一能解释的就是面前的薛宝钗和他打听的人压根就不是同一个人。

宝钗见问,又抬头看了一眼时辰,这才不紧不慢的给他们这一行人解惑。

她确实不是张氏,但那个男人却真的是张氏的男人。

湘云他们这一行人很是招摇,宝钗老早便知道他们这一行人的消息了。想着这头肥羊有多值银子,宝钗略做安排便带着手底下的人提前去部署。

提前了几百里地的那种提前。

她虽不知湘云一行人的行程计划,但她向来聪慧又了解湘云等人的喜好。

五福晋一惯好脾气,宜妃姐妹不曾这般出过宫,哪怕是长辈又身份尊贵出门后一定会以湘云的安排为主。而湘云是个活泼好动,性子又多少有些散漫的。

她贪吃爱吃,宜妃姐妹们又一个个都是‘土包子’,所以最可能路线就是以吃为主,以名胜古迹为辅。

于是宝钗就带着人去了湘云他们百分百会经过的地方——庆来镇。

宝钗在宫里多年,她当初也是用心讨好过宜妃姐妹的。她了解宜妃姐妹,也了解湘云,她更知道生活幸福的女子同情心和怜悯心有多旺盛。想到这里,宝钗带着人守了几天赌坊……

之后的事情就是找了个本地的赌鬼,那赌鬼与妻子张氏确实有一子二女。先让人扮成外地的富商花钱买了他在青楼卖笑的女儿,然后再买他老婆,最叫他跟着演一场戏,之后这男人再拿着钱跟监督他,也配合他演戏的买家一块出城。

只要那男人离开庆来镇,宝钗就不担心她的身份会被人揭穿。

当初标准的屈膝礼,以及后面的躲躲闪闪,不过是针对湘云的性情来的欲擒故纵罢了。

可以说,除了那段怎么嫁给赌鬼的情节是假的,其他的都是宝钗抄袭了真张氏的。

就这样有心算无心,可不就叫她给算计到了。

宝钗心大着呢,人家还想着先混进出游队伍里,然后借着身份打着湘云等人的名义从地方官和富绅‘借银’。如果这生意能做成,宝钗肯定不会现在就动手。

可惜了,湘云早年出游时就遇到过这种事,这次出门自是防着有人打着他们的旗号为非作歹呢。

一计不成,那就换下一计。这不,这处位于他们山脚下的庄子就成了最好的伏击点。

这处庄子是四五年前建起来的,会将官道掩在村子里,也是宝钗的主意。

没错,这村子就是宝钗做主建起来的。

村子里不全是普通老百姓,或者说这里就是土匪们在山下的家和做生意的地方。

老人,妇女儿童最不容易让人心生警惕,这也给了掩藏在自己家人中间的土匪们可乘之机。

抢来的东西有的需要销赃,山上也需要一些物资供给,而这个村子的村民身份也是最好的掩护和外援。

如果朝廷派来剿匪了,这村子里的人也会在第一时间给他们通风报信。一但官兵上山了,宝钗从不做无畏的抗争,她会带着一众人从密道下山回到村子,做一回良民。等官兵走了再带人上山继续做生意。

最有意思的是哪怕父母兄弟都成了土匪,他们村子里的小孩却仍旧是干干净净的出身,能参加科举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