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第2/5页)

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弘昀和弘时都是亲王,弘历和弘昼,六阿哥是郡王,六阿哥往下都先封的贝子。

等这些兄弟长大了,成亲当差的时候再另行封赏。

六阿哥绝对是刷的脸卡才蹭上的郡王,但弘历和弘昼两个却对这个郡王不满极了。

他们不比弘昀俩兄弟有能力?

所以老大这是打压他们呢吧。

是如何,不是又如何。弘辉就是一句话,想成为亲王就看你们以后的表现了。

弘历/弘昼:“……”

因为有宜妃姐妹的先例,所以弘昀在四爷百日祭后便将李氏接出宫了。

李氏仍旧住在早年她在府邸的院子,再次住回来,整个人的心态都变了。

兜兜转转又回来,就是人这一辈子。

李氏走的干脆,而熹太妃和裕太妃却并没有立时出宫,而是与儿子商量了一回准备跟太后套套近乎联络一回感情,等出孝了再跟儿子养老去。

也正是如此,小富察氏这会儿还没落在她婆婆手里。

唉,这事说起来也怪四爷。当初为了将富察氏从十二那条船上拉下来便特意给小富察氏和弘历赐了婚。

后来弘历和富察家都存了借力的心思,都想借着彼此让自已更上一层楼。只是后来种种,到叫弘历母子对小富察氏生出了失望和迁怒的心思。

弘历本就不是个长情的,见天的自诩情圣,实际上却是最薄情寡义的那个。说句不客气的话,爱新觉罗家的恶劣基因几乎全部被他遗传到了。一院子的莺莺燕燕,哪怕她们生出来的崽子没有继承权,可也叫富察氏光是瞧着都厌恶得不行。

膈应死了。

想到越来越会挑三捡四的婆婆,富察氏想的都是怎么才能叫婆婆‘老实’些。

乾坤已定,弘历在颓废了一阵子后便又想到了从龙之功。

就像早些年他十二叔做的那般,或者说他九叔一家就做得极好。

弘历首先盯上的不是弘辉的嫡长子,而是他的庶次子。

在他看来只有这般才能显出他的能力来。

可惜他不知道只要挑中的不是时康公主,他挑谁都白搭。

弘历还想再折腾折腾,弘昼却是立即调转马头,开始朝着忠臣贤将的方向努力。

审时度势的识时务样子,连小姑娘都佩服不已。

~

大清这边的皇位继承还有的磨呢,但罗刹国那边的皇储却没什么悬念。

只要探春的长女小洋娃娃不死不作,她就是第一顺位继承人。

想让大清儿郎与小洋娃娃联姻的事,四爷生前到是想了几次,只是由于他太忙了,这事也没落实下来。不过小洋娃娃到也没找罗刹国的人而是女校毕业后,自己挑了个人回国了。

也不是特意挑的,是那年回国的路上捡的。

还是个重伤,失忆的美男子。

伤好后两人迅速坠入爱河,如今孩子都有了。

大清这边只知道小洋娃娃找的是大清的男子,具体的消息就不得而知了。

毕竟当事人也不知道。

←_←

也是多年后小洋娃娃带着夫婿回大清,小姑娘才一眼认出来这是早些年她老子给她准备的未婚夫之一。

那个失踪的,怎么都找不到的老五。

抛开小洋娃娃,探春的罗刹国女皇做得很是得心应手,她在罗刹国有极高的支持率,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非常的拥护她。

罗刹国的贫富差距一直很大,但探春在努力平衡两者关系的同时,也叫所有百姓都吃饱穿暖,这就是一件极得民心的事。

如今的探春除了五官和饮食习惯外,浑身上下都像一个真正的罗刹国人。不过她的私生活很干净,也不像历代女王那般养情人。虽说罗刹国对养情人这种事情并不反对,也不会鄙夷抨击,但探春仍旧没有随波逐流,而是按着自己的心意生活。

男人有什么意思,独美不好吗。

在接到李纨丧讯的时候,探春刚与大清签了一份贸易合同,之后便派人去吊唁了。

探春派人从罗刹国出来时,迎春也坐着马车带着幼子亲自过去了。

惜春和黛玉一行人从女校回来的那天,她们下马车时迎春的马车才入城。

姐妹们难得相见,又是这种情况,不免在灵堂说起了曾经。

曾经的日子有甜有苦,如今回忆起来竟是那般的遥远。

李纨是长嫂,自来负责教导姐妹们针线女红,搬到大观园以后,姐妹们去女校读书,李纨又负责起大观园的中馈。那些年跟着老太太住在大观园里,她们也算是相依为命了。

几乎没有什么太叫她们触动的大事,想起来的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可就是这些小事才汇聚成最珍贵的记忆。

贾兰也没想到他的这些姑姑和姑祖母们都亲自来了,三七过后等着吉日出发扶灵回南时,又听说湘云回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