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第2/3页)

商议婚事的时候,秦大嫂算了一回秦姥姥准备给秦怡多少钱陪嫁,秦大哥又要给他唯一的妹子多少陪嫁,在心里数了一回便提议买套小房子做陪嫁得了。

一来房子是婚前自己买的,什么时候都是自己的。二来就算将来俩口子掰了,秦怡也有住的地方,不会住在家里。

秦怡工作这几年也有些积蓄,也认可秦大嫂的建议,于是加加减减,东拼西凑的,她就带了一套不算太小的房子出嫁了。

还没结婚就先想着离婚时怎么不吃亏…这也算是现代人对新生活的另一种向往了。

~

在他们这里高中老师的工资并不高,但胜在工作稳定,还有寒暑假期。夫妇二人在两边家人的帮衬下就这么过上了虽不富裕却年年有些结余的小日子。

去年夏天,秦怡怀孕了。虽说医院的同事都挺照顾秦怡的,可再照顾秦怡也是急诊科的护士。而且因为照顾她,护士长不给她排夜班,其他的同事就得多上夜班,虽说大家都没什么怨言,可累不累的秦怡却是看在眼里的。

她原想着换个科室,后来与一个生二胎的同事聊天,说起了看孩子的事后就改了主意。

秦家和元家的老爷子都没了,一个没了好多年,一个则是没在秦怡上大学的时候。

元奶奶年纪大些,身子骨也耗损的更严重些。老太太喜欢一个人住,不过大多时候都会被元大姑接到她家住。早年还能给儿女看看孩子,这两年谁都不敢累着她了。

秦姥姥的身子骨还不错,年纪也没那么大,可问题是她这会儿正在给秦大哥看孩子。秦大哥要了二胎,老大刚上小学,老二才一岁多点。俩口子忙他们那个小加坊,家里和孩子便都交给秦姥姥了。

元奶奶上了年纪,秦姥姥又腾不出手来。秦怡坐月子都不定有人侍候,还是秦大嫂花了大价钱提前给秦怡定了个月嫂,这边一生产,那边就下户。

秦大嫂为人做事极为敞亮,而且心计手腕比秦大哥强了一倍去。

她会主动给秦怡请月嫂,还是为了她自己和两个孩子。毕竟小姑子坐月子的事你不主动处理,她男人和婆婆就得想办法处理。

他们能想什么办法?

自然是叫她回家带孩子,婆婆去给小姑子侍候月子呀。

这是侍候月子的事吗?

不不不,这特么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事。

婆婆肯定先侍候小姑子月子,然后再帮小姑子带孩子,最后的结果就是要么她成为家庭主妇,要么就是雇个保姆。一想到这个发展趋势,秦大嫂便慌了。

他们俩口子早出晚归,一天天的不着家,婆婆带孩子不比外人带

孩子要放心?

而且婆婆在他们家,不光有人带孩子,回家还有热饭好汤喝,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一应大小事都不用操心。

至于婆媳关系…做生意的秦大嫂还能和好脾气的秦姥姥处不好关系?

没可能的。

秦大嫂先以坐月子的老思想和新科学说事,然后又说月嫂如何如何好,那一天天的养生汤就没一顿是重样的。最后更是摆出托人找关系各种打听的姿态,花重金给小姑子请了个金牌月嫂。

又说什么产妇最好能坐一个半月或是两个月的月子,还跟大家商量了一回这个月嫂是雇两个月还是一个半月。

一通操作下来,老公满意了,婆婆满意了,就连小姑子也感激的不行。而秦大嫂呢,留下了婆婆,避免了不放心的外人带孩子,还保住了她出门工作的机会,还得了所有人的夸赞,这单买卖稳赚不赔。

至于说花出去的钱…拜托,小姑子生孩子你不随礼呀?

你将人家亲娘扣下来了,不给人点补偿呀?

这钱呀,花的值着呢。

←_←

话又说回来,秦怡那边还在想着孩子生下来怎么带呢,秦大嫂就干脆利索的将月嫂都给她定了两个月,于是秦怡也就不好意思再打亲妈主意了。

亲妈要照看两个侄儿,婆婆又上了年纪,外人秦怡也不放心,而且雇个保姆的钱比她工资还多。

社会新闻上多少保姆虐待老人孩子的就不说了,更恐怖的是一些心肠黑透的保姆还特么兼职拐子。跟这些相比,那些嫌孩子哭闹吵人就给孩子喂药的,都不值一提了。秦怡想,就算她舍得花钱请保姆怕是人在医院,这班也上不安心呢。

再一个,孩子三岁前离不开人,三岁后上了幼儿园虽说不用时刻看着,可也照样不能撒手。

秦怡虽然才怀孕,可关于带孩子,接送孩子,陪孩子上辅导班等等的理论知识却被人强塞了一脑子。自己琢磨了几天,又与元卿商量了一回,秦怡就办了离职手续。

等干上网店了,秦怡心底最后一点因为没有工作带来的不安也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