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谁打下来归谁!(第2/3页)

轰炸效果极佳,有些超乎他想象。

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英美的防空实力堪称强大。

包括迫降的在内,损失的六发巨型轰炸机高达六千五百架,损失率高达百分之七点七,不包括护航战斗机在内,单单统计轰炸机组,损失的机组成员就超过了八万。

其中精锐飞行员高达六千人。

好在,大量从工厂中出来的工人,技术人员涌入飞行队伍,补充上了这一批损失,国外的人才也源源不断在补充上来。

但巨大的损失依旧太大了,对士气影响很大。

他甚至不得不借助一些特殊的手段来维持士气,当然,这里就不得不提一句那位歇斯底里症患者了,纵观历史,鼓舞士气(洗脑)方面,很少有人能望其项背。

欧洲大一统的梦想,再加上海量廉价物资的供应,然后画几个大饼,戳几个痛点,数一数日不落帝国的霸权史,配合其巅峰的演讲技巧,便能让无数异国年轻人为之疯狂。

老狐狸从凯塞林脸上看出了好与坏,沉思片刻,他迅速转移话题:

“东线呢?”

随着英美防空手段的提升,新式飞机的服役,机群损失肯定会加剧,这很正常,但轰炸不能停,绝对不能给英美安静的桥头堡整备军力,不然飞行员的损失会以十几倍的形式从前线多回来。

“比我们都顺利。”

凯塞林回答。

东线由歇斯底里症患者直接指挥。

话题到这里,两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睛里看到了笑意。

东线的胜利,不仅仅在削弱敌人,还能增强自己。

只要洒下物资,马克,缓和当地矛盾,然后洗脑宣传一波,就能在那些地方获得不错的支持,收获一群炮灰——这一招小胡子已经玩的炉火纯青。

……

白宫。

“截至目前为止,联军已摧毁瑟堡周边的德军阵地,攻破防空塔二十三座,完成对瑟堡的包围。”

“昨天的统计数据,战役总伤亡十八点七万人,其中我军伤亡七万六千,其中牺牲三万七千人,重伤残疾三千余人,损失武器装备……”

富兰克林总统正在听军事汇报。

关于西线的伤亡与损失。

进攻瑟堡之战开始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在还没有接触到瑟堡核心阵地之前,就伤亡十七万人,减员人数超过十万,这个数字不可谓不恐怖。

期间,富兰克林面色一直保持平静,没有丝毫波动,甚至私人医生还进来量了一波血压,这位尽忠职守的医生担心总统听到坏消息导致身体出问题。

出乎预计的,血压计稳如老狗。

很显然。

如此伤亡依旧在富兰克林的预料之中,或者准确的说,是承受范围内。

现代战争,核心打的是后勤补给。

双方兵器技术水平差不多,都没有划时代的技术,战争进行到当前这个局面,也不可能出现惊人逆天战术一决胜负,不会出现诸如阿登森林盲肠这种重大战略失误。

诚然。

兵力上是盟军占据绝对优势,三比一甚至四比一,但后勤补给上,是德国人绝对优势。

那一座座防空塔,尤其是装备火力的主塔,几乎等于一个不能移动的十五万吨级战列舰加后勤补给舰,防御力还有所超出,四米多的钢筋混凝土明显比四百多毫米的战列舰主装甲带厚实。

内部有仓库,有发电机,有医院。

根据已知情报,瑟堡外部的,有305大口径岸炮的大型防空塔内,每一门炮都存储了足够高烈度持续战斗三十多天的弹药。

以单门双联装128高平两用火炮为例,也就是二百个基数炮弹。

每个基数一百六十枚。

粮食能以最高标准消耗的情况下,满足驻军九个月的消耗。

甚至,还有坦克仓库,准备有数量不等的坦克等装甲力量。

再加上盟军对于如何对付防空塔缺乏经验,没有形成有效的打击体系,这么巨大的伤亡再正常不过了,等经验成熟就能降低伤亡。

主动进攻,核心优势就是主动,可以了连续换招式,寻找对方漏洞,而被动防守只能被动应对,缺乏主动性。

当然。

富兰克林心里也有准备。

瑟堡是防空塔群,还有敌人的装甲机动部队,难度可比单独的防空塔大多了,到时候伤亡会比现在恐怖很多,但盟军承受得起。

目前美利坚服役军人已经超过八位数了,包括大英帝国在内,加起来总兵力超过两千万,区区十来万减员,毛毛雨而已。

“知道了。”

听完,富兰克林依旧淡定。

他还有最后的底牌。

被德国人轰炸影响的曼哈顿计划,那些被摧毁的浓缩工厂开始修理,小部分产能已经恢复,预计第一枚实验弹今年年末就能试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