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第2/3页)

云遮中秋月,明儿兴许要下雨了。

唐荼荼沿着廊栏绕了五个圈,权当消食。回了院里时,廿一已经在候着了。

他带了两名影卫来的,左右影卫手里各捧了个礼盒,细细的红绸带打着吉祥结。

唐荼荼乐了:“给我的?来就来吧,还带什么礼呀。”

廿一笑道:“殿下亲口吩咐的,给姑娘备份节礼。咱们都是粗人,也不知道二姑娘喜欢什么,叫芸香挑了几样,趁着中秋夜给姑娘送过来。”

唐荼荼:“……哎呀,我都没给殿下准备回礼,等我进屋找找有什么能回礼的。”

廿一:“姑娘收下便是,殿下也不缺什么。”

“那怎么好意思。”唐荼荼笑得直掩口,眼睛弯弯地端过他们手里的礼盒,俩盒子摞起来抱在怀里。

廿一又说:“围场一事论功行赏,赏银也足数给姑娘拿过来了,姑娘换成银票用罢。”

这些影卫都不是会寒暄的性子,办完差事就转身要走了。

唐荼荼启唇,鬼使神差问:“那身官袍,是不是你们府上做的?还有赏我个七品官的手谕,是二殿下跟太子讨要的?”

廿一:“姑娘怎这么问,衣裳不合身么?”

唐荼荼心说,衣裳那可是太合身了。正因为太合身,所以才有古怪。

她跟太子就那天见了一面,说话不过一刻钟,太子不可能眼力好到能一眼目测出她三围,真要是那样,也太……变态了。

唐荼荼从晌午琢磨到这会儿,寻思是因为她在二殿下府里养过伤,那几天都是芸香给她换的衣裳,才知道她衣裳的尺码。

廿一笑得意味深长,云里雾里来了句:“姑娘既有了猜测,还需奴才说什么?夜深了,姑娘回屋罢。”

话落,这侍卫头子一拱手,鹞子般起落,飞出院墙不见影儿了。

唐荼荼没问出个结果,有点怅然若失,关上门,瞧这俩礼盒又高兴起来。

大匣子里是一匣金元宝,总共六颗,形似小船,肚大底儿小,圆润可爱地立在红绸上。

纯金嗬!元宝底下写着“京制五两足宝”,唐荼荼算了算,一颗金锭子五两重,这一匣子又是三百两白银了。

二殿下真是太局气了!

大晚上的,顾不上拾掇,唐荼荼连匣子带元宝往床底下一塞,又去拆另外一个礼盒。

这一盒里放了块有她脑袋大的宫廷月饼,用桃花纸仔细包裹着,宫里的东西都讲究,月饼上印了玉兔祥云纹,油渍渗过桃花纸。

一旁还嵌着个掌心大的小木匣,蜀锦褙面,绣线精致。掀开盖,露出里头一只晶莹剔透的琉璃瓶来。

唐荼荼轻了呼吸,旋开木塞,香气扑了她一脸。

那是一瓶蔷薇水。

从大食远道而来的蔷薇水,这两年风靡京城,本就贵得离谱,又有一群贵女趋之若鹜,更是让这花水身价倍增,在民间几乎成了聘礼、嫁妆中的必备项。

嗯?

这……送错了吧……

唐荼荼老脸一红,啪得盖回去,心说二殿下干嘛呢这是,好端端的送什么蔷薇水,这是革命友谊应该送的东西么!

这么大一只匣子放在她腿上,好像给她施了个定身咒似的,唐荼荼胳膊腿儿都麻了,僵坐在那儿,脑子里放了场万响的炮仗,噼里啪啦炸了她一脑袋浆糊。

窗外月笼轻纱,叫她心里跟着冒出点朦胧的桃粉色来,各种乱糟糟的猜测在脑子里冒出头,又被唐荼荼反反复复地摁下去。

摁下葫芦浮起瓢,这头摁下,那头浮起来,没个停当。

忽的,她视线落在包裹着月饼的桃花纸上,薄泠泠一张纸,渗出的油渍分明是四个楷字。

——吉祥常宁。

常宁……常宁啊。

唐荼荼深呼一口气,倒仰回床上。

就说呢,他怎么莫名其妙给我送蔷薇水了,原来是给常宁公主的啊,吓死个人。

他府里的人也真是,送礼前都不好好检查一遍,都送错到她手里了,这闹的。

唐荼荼捏起这只细颈瓶,对着光细看,瓶子触手温润,光华诱人,几乎是透明的,虽然及不上后世的机器工艺,可也逼近了人工的天花板。

送错了就错了吧,不还他了。

唐荼荼弯起眼睛,这回放心大胆地旋开塞子,倒出米粒大一点来,在手上抹匀,闻到了驳杂的花香,因为味儿太丰富,还不待闻出是什么花儿,就叫这甜滋滋的味儿甜齁了鼻子。

这香霸道,甫一散开就侵染全屋,留香便不是很持久了。

唐荼荼在这甜味里犯了困,合衣睡着了,仿佛揣了个甜美的梦。她迷迷糊糊想着。

——蔷薇水,琉璃瓶,水晶,玻璃,二氧化硅,SiO2……

将将要睡着时,叫亥时的更声敲了个机灵,唐荼荼倏地睁开眼,一个鲤鱼打挺坐起来。

——等一下,这香水瓶是什么材质来着,好像是玻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