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第2/4页)

此地方言真是祸祸人,她才来了两月,说话已经染上津味了,官话里可没有那么多的卷舌音。

而唐老爷还没上任,二月底才上任,那离卸任还有三年零两个月,再回京时,兴许要认不得了。

这念头实在烧心。

晏少昰在叁鹰喋喋不休的絮叨中,慢慢闭上眼,他两日没怎么阖眼,昨夜歇在驿馆也只沾了沾枕头。朝着天津奔行的路上,他是睡不着的,什么也没去想,却无时无刻不在走神。

马车里没有动静了。

廿一轻轻唤了声:“殿下?”

没人应,是睡着了。

太阳还没大歇,西边的晚霞红灿灿的,此处背风又僻静,是个补眠的好地方。

廿一挥手一拦,车夫应声,慢慢在路旁驱停了马车。

才刚停稳,却听身后一阵哒哒的蹄声。

唐荼荼带着芙兰骑了两匹骡子追上来,她前头还跑了两步,喘得不行,嗓门也亮:“二哥怎么走啦?不是说了在外边等我一会儿吗。”

马车里咯噔一声响,才刚盹着的晏少昰腾地坐起来,掀帘回望:“你怎么来了?不是要与那几人吃喝?”

她这骡子是驼重物的,缰绳脚蹬是全的,座上却没上鞍,唐荼荼颠得不轻,在路边蹭蹭鞋底的泥,抓着车壁爬上车。

“我怎么会那么不懂事呢?”唐荼荼挥挥手,把他撵去另一侧,膝对膝地挨着二殿下坐下来。

“二哥大老远地来一趟,呆不了几天吧,没天塌的大事我肯定得陪你啊——我就跟公孙他们知应了几句,一扭头,嘿你人没了!”

“……你倒是明事理。”晏少昰错开视线,含混应了声。

他双手对捏着虎口,攥得虎口发疼,才不至于笑出一口大白牙。

一时间面具不丑了,瞌睡全跑了,外边的秃树好看了,车里的茶味也香了。

反正就是哪儿哪儿都舒坦了。

“二哥想去哪儿吃?”

“你是东家,东家定吧。”

唐荼荼想也不想,探出头去,直指西北那头:“年侍卫,劳烦往那头走,二里地就到了,看见燕衔巷子穿进去就是了。”

廿一:“来时路过的。”

这影卫头子借着敞开的半帘,瞧了瞧殿下的眉眼,那真是一下子春回大地了。

她一上车,车里就清静不了了,自己捻了块冰糖用热水冲开,也给他倒一杯,嘴不停。

“这附近数他家好吃。我最近几天在印坊忙,吃着这家家常菜后再没换过别家。能吃堂食,能外带,也能打包,店里客人少,小二跑腿快,提前一天点好菜,加几个铜板就给我们送饭来了。”

“楼上也有小雅间,虽然是个苍蝇小馆,跟二哥请我吃过的那些大酒楼没法比,但他家的鱼特别新鲜。”

晏少昰听她说得眉飞色舞的,生怕他看不上路边的苍蝇馆子。

他说:“好。”

唐荼荼弯起眼睛。

主要是附近规模衬得起他的,只有那家吉祥酒楼,是赵大人领他们去过的那家私宅菜,楼里养着名厨,养着妓子,非官家预订进不去。

别的清一水都是小饭馆了,矮子里边拔高个,挑个最好吃的出来。

津门,最早筑城浚池全围绕着三岔口,后来舟楫通汇,商贾云集,三岔口附近越来越拥挤。后头迁居来的外地客挤不进去,海户又内迁,这才在东边平坦的滩涂上慢慢聚拢部落,成了县城。

地广人稀,左近的巷子也宽敞,能并排跑得开八辆马车,马才刚撒开蹄,就到了地方。

天刚擦黑,小馆早早挑起了灯笼,生意还行,一楼坐了两桌客人。掌柜的脸熟她了,刚亮嗓子唤了声“唐姑娘又来捧我生意啦”。

再一瞧后边跟着位穿着富贵的大老爷,还有几个佩刀侍卫,只当是哪个衙门的差爷,连忙洗净手过来接待。

“贵客上门!……”

客人纷纷望来。

唐荼荼赶紧两步挡住二殿下,扯着他一角衣袖上楼:“小二菜单拿上楼!”

晏少昰低头,看见行走间蹭着他的手背,心想:这一趟来得不亏,值当他千里奔行了。

“二哥你鱼虾过敏么?”

“什么?”

对上二殿下征询的目光,唐荼荼解释:“就是吃了鱼虾会头晕呕吐、脸发肿吗?”

晏少昰凝神聆听:“你是说大头风?”

“过敏是叫这个?”唐荼荼想了想:“应该不是,回头我问问杜仲,没准能填补上这块医学空白呢。”

“那咱们就吃全鱼宴,八冷八热十六道菜,今儿不怕浪费,你只管吃!”

晏少昰又是笑,笑得胸膛连着背一起抖。她向来节俭,今儿能不怕剩菜,这是妥妥的贵客礼仪了。

大锅热灶,上菜很快,等了一刻钟店家上齐菜,小二恭恭敬敬退出去,带上了门。

晏少昰这才摘了那片面具,脸上留下些润肤的白脂膏,他拿着丝帕细致地揩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