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第2/3页)

隔着人堆看见她,杜仲脸一沉:“姑娘怎又出来吹风了?”

唐荼荼后颈一缩,做了个“别凶别骂,我看两眼就走”的手势。

这孩子,年前刚来天津那会儿还是个沉默寡言的弟弟,自打收了这群小徒儿,气势是一天比一天足了。

他不藏私,临行前王太医也交待过他,这师徒二人以大医精诚四字铭心,老祖宗传书中那本眼科证治也舍得拿出来。医士来回传阅,全手抄了一册,捧着书挨个问问题。

石桌上放着一本,唐荼荼低头去瞧,书正展在“生理盐水”那一页。不知是哪位仁兄誊抄的,全是横平竖直的楷字,便宜她了。

生理盐水的制备方法书上只写了两页,反复提了一个词——“极净盐”。

天津有几千家灶户,专门设灶煎盐的营生。

时下滤卤晒盐做出来的都是粗盐,盛在罐子里,一受潮就结成疙瘩块了,里头有黑沫,味儿咸里带点苦,蹦不住还混着小虾米和指甲盖长的鱼。喝个咸汤,一口碎贝壳渣子,一口海带沫,常有惊喜。

民间屡禁不止的私盐贩子,做的就是这一档买卖。

能滤净这些杂物的叫细盐,头等盐进贡,次等进入官家和富商家,卖得贵。

而想提纯出后世那样一粒一粒干干净净、成分明确的精盐,先要溶解海盐,晒干,物理过滤除杂,还用了许多化学知识。

那两页书上写的就是提纯粗盐、析出NaCl晶体的法子。

【取熟盐反复熬煮,三层细筛累次滤去结晶,留白净盐卤水。

陕西紫阳县产毒重石,乃氯化钡,搅入卤水中,祛除硫酸钠。

取粤南石灰,溶水滤杂;再取河南桐柏县碱矿,混入水中,制成氢氧化钠。取过量搅入盐卤水中,祛除氯化镁。

取盐湖沉积盐霜状浊液,加热除杂,得碳酸钠。搅入盐卤水中,除去氯化钙和余下的毒重石。

炼石胆取精华,干馏绿矾,得硫酸。搅入盐卤水中……】

唐荼荼:“……”

光弄个粗盐提纯NaCl,竟有十来个步骤!反应物还得另外制备!

她满脑子的化学方程式,高中时的化学知识全从危险的边缘扯回来。唐荼荼抓耳挠腮写了半天,愣是写不出这十来个式子,恍惚中感受到了被老师扯着嗓门骂“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的痛苦。

完犊子,当初学的全还给老师了。

“姑娘想着什么了?”

不知何时,院里的医士病人全不见了,日头高照,厨房做饭的动静热热闹闹,竟然是晌午了。

杜仲俯身看:“姑娘写的什么?”

“别催。”

唐荼荼一脑门汗,眼睛却是亮的,正推逆推,慢慢把粗盐主要的杂质种类和提纯方程式写出来了。

①BaCl2+Na2SO4==BaSO4↓+2NaCl

②2NaHCO3=(△)=Na2CO3+H2O+CO2↑

Na2CO3+CaCl2═CaCO3↓+2NaCl

……

配平不难,反应式却多得离谱,一条接一条。

唐荼荼从记忆末梢扒拉那点余烬,薅下好几根头发,在崩溃的边缘挣扯半天,公式渐渐连上了,她上到脑袋下至心全愉悦起来了,那是高考前在自习室疯狂刷题一般的畅快。

杜仲一顿饭吃完,总算见她放下了笔,拿过她那一页纸细看。

他手指轮序划过毒重石、碱矿、石灰乳,半晌,问:“这些是何物?”

唐荼荼一惊:“你没听过?!”

杜仲:“从未。”

唐荼荼傻了:“我以为这都是中药啊!不是药材,那写在书上干嘛啊?!”

什么石膏、朱砂、炉甘石,不都是矿石类药材吗?她看见石灰乳的第一眼,就觉得这东西能入药啊。

杜仲澄澈的双眼看着她:“若这些是药材,我与师父多年前就能做出这盐水了。”

唐荼荼堵了半顿饭,才想通这道理。王家那位写医书的老祖宗不仅是个医才,还得是个化学专家,化学方程式不难,难的是他怎么找出这些单质其原料的。

她难受了半顿饭,又冒出了另一个思路。

“照书上说,海盐里的杂质主要是钠钙镁盐,但都是微量的,盐嘛,还不是NaCl,输液肯定不行,但如果只拿来做外用洗剂,没准不需要除杂呢?”

杜仲不动声色,把每个没听过的生词往脑袋里装。

“这一节我一直看不明白,但老先生累次在书中写到生理盐水,似是一样治百病的奇药。我与师父翻遍古籍,曾找到过花椒与盐煎汤的方剂,《本草》中也有食盐入药的例证——凡盐入药,须以水化,澄去脚滓,煎炼白色,乃良。”

“外用能治牙痛、皮癣、痔疮,内服清火、涌吐。只是这几种病不缺药,方子多的是,是以食盐入药多为小籍偏方所载。”

他说得慢,唐荼荼凑凑巴巴听懂七成,顺着自己思路往下想。

“我觉得可以一试。生理盐水浓度0.9,主要模拟的是血浆的渗透压,高了不好,低了,应该无大害?我记得最早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