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第2/3页)

蓬莱恰恰是登州府的首县,提刑司常驻之地。

廿一敏锐地察觉到殿下心情不美。

离京城越远,殿下的耳目越少,至蓬莱,除了手边这十来个人外几乎无人可用了。得用的探子都围绕着济南府和青州,那是山东省水路陆路、以及书报函件的必经之地,想知道什么消息都能搜罗着。别的州是顾及不到的,遑论沿海一小县。

于是这条信报,还是公孙景逸给他们带过来的。

“庙岛上出了点事,疍民偷了些东西,巡岛的说是事儿不大,不必劳烦大人们。我爹便让我上岛去瞅瞅,解决不了再传信与他。”

唐荼荼微怔:“是咱们县的疍民?”

“可不?丢人现眼,现到外边地界了。”公孙景逸啐了一声,又道:“蓬莱的小官不好越权拘人,让去俩天津官儿审——这位是咱们县的巡检,跟我打小玩到大的老弟弟,姓杨。他平时事儿忙,你俩碰不了几面,茶花儿你不用记他。”

他身旁的年轻人相貌俊逸,正值谈婚论嫁的大好年纪,本来正对着唐姑娘长长一揖以示礼,揖还没揖下去,被公孙这话逗得喷笑出声了。

杨巡检退开了半步,饶有兴致地听公孙与这位唐姑娘谈话。

“偷了什么?”唐荼荼隐隐不安。

“上了岛才知道。我们这就要上码头了。”公孙抬脚要走,忽又折回来,奇道:“你俩怎么都在外边跑?臬台大人提了你爹去问话,你俩没收着口信儿?”

唐荼荼愣住了。

“问话?”

她绞尽脑汁默背地方行政官员表,终于想起来臬台是几品官——省司法长官,又名按察使,正三品,常年出外勤考察各州县吏治和刑狱,有问政之权。

“问什么话?”

“臬台大人在席上听下官陈事,忽的问起静海县这半年来在山东大量征买铁材钢材的事,没持皇谕,却以净价(成本价)收走了十万斤精铁,上万斤钢块,是谁准许的?”

就这么几句话,唐荼荼后脊骨都凉了。

工厂一区厂房已经收尾了,二区在建中,期间一切建材采购都是由太子拨款、年掌柜托揽人脉在各地购置的,跟县衙没一点关系,但收货地址无一不是静海县。

其间十几吨建材是从哪买的、怎么运输的,她没有多关注,只知道精铁是从山东运来的,炒钢技术是从河北冀州一个什么地方买的。

太子本事大,手下能人多,建材日夜不停地往山上运,唐荼荼压根没往这些土木铁煤的供应量上操过心。

净价买入……他们是截留了山东今年产出的所有的钢……

是了,市面上哪能买到什么钢?时下的技术是坩埚炒钢,举一省民营官营矿场之力,一年能炒出上万斤钢就是大幸了,这上万斤大约全会收走用作军用,各省火器作都在抓紧研造精钢炮,太子截的是他们的钢。

这买卖甚至没过明面……而眼下,山东的大司法官来问责了。

唐荼荼舔了舔下唇的干纹,心乱如麻。

却听二哥笑了声:“有劳公孙兄传话,父亲不懂这些,钢材一事属我最知情,我这就去给臬台大人递拜帖——晓晓,与公孙兄道个别,你坐车自己回家。”

廿一牵来马,晏少昰利落地翻身上鞍,马撒开四蹄朝着东边去了。

陈事堂中。

唐老爷几乎坐不住,冷汗簌簌地往下流。

堂中不止他一个人,他没那待遇,臬台老大人深谙官场套路,问政不是冷脸责问,是先请吃席、吃饱喝足了再问事,被点名唤来此处的登州官员都没什么胃口,两桌菜没动几筷。

可十几个官都围桌而坐,都尝着了这顿鸿门宴,独独唐老爷是一刻钟前被衙役拘上来的。

虽给了他张椅子坐,这给得还不如不给,让他站到墙角去都比坐在这大堂正中心、被所有人的目光审视着强。

臬台看完邸抄,眯起不太清明的老眼看了看他,道:“唐县令,唤你过来叙叙话,不必着慌。”

唐老爷才在这轻声絮语中松了半口气,便听老大人吐出后半句。

“便先从‘你如何贿买矿场头目’开始说起吧。”

贿买?!

唐老爷惊恐地瞠大了眼,起身就要辩白:“下官……”

他正急得满头大汗,身后有人挟着风大步走来,手在他圆硕的肩膀上一搭。明明也没使多大力,唐老爷却愣是被这只手摁得坐回了椅上。

那青年状似亲热地在他肩头拍了两下,嗓音清朗:“爹,孩儿来迟了。”

唐老爷被这一声陌生的“爹”惊掉了下巴,仓皇惊异中,只觉手心里被塞进来一块凉飕飕的方块。

他借着袖口遮挡一瞅,是一枚小印,用料是很稀罕的豹皮冻寿山石,青灰为底,黄飘顶,颜色看着老气横秋的。

但黄飘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