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眼光(第5/8页)

章檀直接道:“大有可为,等我回去整理一下提案。”

“妈,你不会不答应吧?”章檀晃了晃王娴的手臂。

“这就要看你们的诚意了,再不然,我们自己单干也行,”王娴故意逗逗女儿,而后看向顾细,“其实小顾才是最吃亏的人。”

主意可是她提出的。

顾细摆摆手:“其实这些想法在世界的其他角落早就有了,只是有没有做出来,做得成功而已。如果没有我,也一定会有别人。”美甲最早流行于唐代,各种联名款都有,她可不敢居功。

顾细点到为止,后面的事就是章檀母女俩的活儿了。

告别时,章老爷子送给沈昭几本书:“好好看,看完再找爷爷拿。”

王娴也依依不舍:“以后常来玩。”

顾细和沈昭连连点头,还被王娴塞了几把他们自己种的小葱。

沈昭回到家,望向墙上的两个牌位,想了想,还是问了出来:“妈,我们家外公外婆不在了,但奶奶还在,我们是不是应该给他们打个电话?”

顾细摸摸沈昭的头,很高兴孩子有这个想法:“我和你爸每个月都会给你奶奶汇钱,只是你奶奶舍不得电话费,让我们没事不要打电话回去。”

沈昭哭笑不得,但听说沈青松的老家的确不富裕,奶奶有这样的想法,也不奇怪,他还有点心酸。

“快过年了,我们等爸爸回家,今晚一起打电话回去吧,正好告诉他们我的手机号码。”

沈昭点头,内心却开始忐忑,“那……那奶奶会喜欢我吗?”

他从来没有隔代的长辈,今天见到杜浩的外公外婆,心中竟然有点羡慕。

“当然,”顾细毫不犹豫点头,“之前我们还想让你在电话里和他们讲话,但是奶奶说不用,说你还不适应,等以后见了面再慢慢喊。”

“沈青松”的妈妈是个难得明事理的老人。当年“沈青松”入赘到“顾细”家,她直接点头,从来不和“顾细”摆谱,从不劳烦这个城里的儿媳妇,一开始那些年,也不要汇款,是这几年自己老了,估计是想存点养老钱,才开始拿一点钱。

顾细对这位老人观感不错。

沈青松回来,听到顾细说沈昭主动提起打电话给老家,欣慰点头:“打。”

翻盖手机到了沈青松的手上,响了几声,那头很快响起说话声。

“叔,是我,青松……”

顾细给沈昭道:“村里只有村长一家有电话,其他人打回去都是打这个。”

沈昭佯装镇定点头,实则心跳早已打起了鼓。他不太懂和亲人相处,和顾细沈青松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熟悉起来,可他和奶奶一面都没见过……

“哎呀,你妈身体还不错,就是你哥你嫂经常吵架,不说了,你妈来了!”

接着,沈青松朝电话那头喊了一声“妈”。

沈昭瞥一眼,再暼一眼,身子退回了顾细的后面。

眼看顾细接过电话,沈昭既有点想听听她们在说什么,又有点紧张不知道自己待会儿要说什么。

“妈,让沈昭给你拜个早年。”

他的肩膀突然被搂住,顶着父母鼓励的目光,沈昭拿过电话。

“沈昭啊,是奶奶。”电话那头的嗓门意外地大。

对比之下,他打招呼的声音就好像蚊子那样了:“奶奶好。”

“哎,好好好!都好!”可电话那头的人似乎一点都不介意,语气依旧热情。

“跟你爸妈说,过年不要回来了,来回折腾,你们也累,我刚才跟他们说,他们都不听,你劝劝他们……”

沈昭眼巴巴望着顾细沈青松,他一个小孩子劝什么哦。

“放心,你的压岁钱都给你攒着呢,以后一定给你!”

沈昭被豪气的奶奶感染,嘴角不由翘起,说话也大声了点:“谢谢奶奶。”

“一家人哪里用得着这么客气,乖,在家听你爸妈的话,好好学习,知道不?”

沈昭下意识点头,想起电话那头看不到他的动作,重重地“嗯”了一声。

见差不多了,他将电话递回去,长长松了口气。

他也有奶奶了,而且还是疼爱他的奶奶。沈昭嘴角荡漾起两个小括弧。

顾细拿回电话:“妈,那要不等沈昭中考完,我们暑假回去一趟吧?放假时间长,正好让沈昭回去看看我们老家。”

“行吧。”对方语气勉强,但还是能听得出来最后一个字上扬的语调。

顾细给沈青松使了个眼色,沈青松朝电话里说了一句:“妈,记得收款。”语毕,立刻挂断电话。

沈昭张大嘴。

顾细帮小孩把嘴巴合上:“不然你奶奶又要说浪费钱,不收不收啦。”

一家三口都笑了。

搞好了手续,顾细暂时的私房菜馆投入营业。

考虑到过年前,各家各户都有很多请客计划,顾细增加了每天的订单,而且直接上门去做,不用端来端去,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