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奇怪(第6/8页)

沈青松走了。

沈昭和杜浩跑过来,章檀和杜文彬也过来询问。

“怎么了?”

“他有点事,很快回来。”顾细笑道。

“真没事?”

“真没事。”

顾细摸摸沈昭的头,“妈妈和你保证,你爸真的就是出去一下,很快回来。咱们去玩吧。”

沈昭知道父母从来不会骗自己,他收回视线,“好。”

顾细活跃气氛:“快来,我们摘多一点,回去做桑椹酱,抹面包片很好吃的。你们都是吃超市买的酱,还没给你们做过亲手做过酱。”

她用美食勾住大家的注意力,果然,大家很快加入话题,讨论起哪种果酱最好吃。

沈青松差不多一个小时后才回来,还提了一笼鸡。

他微笑道:“我听我同事说过,这儿附近有走地鸡很出名,刚才去找了一下。”

“原来是这事啊,”杜文彬好笑,“你和我说,我俩一起去找呗。”

“怕找不到,白跑一趟。”沈青松摆摆手,对顾细对视一眼。

杜浩和沈昭蹲下来撩鸡,章檀也感兴趣地看了好几下。

“中午就吃这个吧,我去问问周女士厨房在哪儿。”顾细张罗起午餐。

沈青松不会无缘无故拉回几只鸡,几乎是她话音刚落,沈青松道:“那顺便也请周女士过来一起吃吧?”

顾细不假思索:“行。”

沈青松果真发现了点问题。在杀鸡的时候,顾细听他说了一下。

“我跟到了一条村附近,那个村子的人看起来不太好惹,我没进去。”他势单力薄,又人生地不熟,当然不能贸然行动。

“那你打算……”

沈青松道:“我和周女士打听一下。”

顾细做了啫啫鸡煲,鲜香入味,周琴竖起大拇指:“我爸妈果然说得没错,小顾你的手艺真是绝了。”

“周姐,你要是喜欢就多吃点。”顾细去请人的时候就开始套近乎,一来二去,现在称呼改变,关系明显亲近很多。

沈青松装作不经意地问:“周姐,我刚才去买鸡,看到有个村子叫……觅仁村?这个村的名字有点奇特啊。”

周琴看上去明显知道这个村子,撇撇嘴:“这个村子的名声不太好。”

章檀一听八卦来了,忙问:“为什么?”

大家七嘴八舌,沈青松的问题混在其中,有点都不突兀。

周琴:“我也很少到那边去,听说那个村很排外,不熟的面孔连村都不能进。”

“现在还有这种待客之道?”顾细装作不能理解,反问回去。

“是啊,我们这儿周围的村子就不会这样,不说大家都很好相处,但起码都很正常,”周琴摇头,“但我又听说,有不少货车司机会去他们那边中途休息,那个村子的人开饭店都赚了不少。”

沈青松:“这不相互矛盾吗?”

不光是他疑惑,饭桌上的人都很疑惑。

不是说很排外,不喜欢陌生人吗,卡车司机货车司机流动性那么高,对村民来说,岂不是更陌生。

“是啊,反正就是很矛盾。”周琴一副想不明白的样子,“我在这儿住了这么多年,也搞不懂他们。但每个人都有自由嘛,人家村又没违法犯罪,就随他们去咯”

章檀认同点头,“有些地方风俗就是奇怪。”

她说起一些国家的奇怪习俗,“国外有些地方也有很多外人理解不了的习俗,比如男人必须跟大树结一次婚。”

杜浩惊恐抱住自己:“妈,我不和树结婚!”

众人哄堂大笑。

沈青松跟着笑了。

他的直觉告诉他,那个村子应该有猫腻。

顾细小声道:“那你打算怎么做?”

沈青松给顾细夹菜,“不打草惊蛇。慢慢查吧。”他有时间。

离开前,周琴热情邀请:“以后常来。”

顾细重重点头:“那我们可当真了,以后一定常来。”有了王备那档子事,沈青松又将这事放在了心上,以后少不了要常常过来探寻一番。

“没问题!”周琴笑道。

顾细询问两个孩子对这里的印象,沈昭和杜浩都能很喜欢。当听到顾细打算每个月来玩一次时,差点把车顶掀翻。

“好了好了,知道你们喜欢这里,快做好,不然以后不带你们来了。”顾细没想到这两人这么热情。

“周姨说,下个月有很多水果成熟,我们可以过来吃个饱。”杜浩嘿嘿直笑。

“真是的,平时也没少你们吃的水果啊。”章檀戳戳两孩子。

“这就是亲自采摘的乐趣。”杜浩振振有词。

每月都去玩一次固然开心,但期末考的那一月,两个孩子也收了心,没在考试前出去玩过。

直到考完了,才嚷嚷着去玩了一次。沈青松也在这几次的机会中,摸清了不少事情,比如经过的卡车似乎总是那几辆。但这些事看上去似乎很常见,没办法断定什么,沈青松耐心继续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