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欢迎回家(31)(第5/7页)

“行,周末出来玩。”

挂了电话,夫妻俩看向窗外,十一中的校园里依旧灯火通明。

“因为这两个孩子,我也算是有了别样的体验。”顾细好笑道。隔着围墙投掷食物,她读书时都没做过这么刺激的事。

沈青松递过一杯热牛奶,他自己手里也有一杯。

顾细和他笑着碰了碰杯:“感谢孩子。”

“嗯,谢谢他们。”

孩子不知道他们会来到这个世上,是父母把他们带来的,孩子不能选择。很多孩子宁愿自己从没出生过。

顾细认为,孩子从来不欠父母什么,反倒是父母,因为孩子而获得了不一样的体验,或许,不是孩子应该感谢父母,而是父母应该感谢孩子。

十一中恢复秩序,餐馆和面包店也运营顺利,走上正轨。

顾细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和刘半月、邓刚一起去学车,有章教授的课时还会去G大上课。另外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给沈青苗看房子。

她当然吧这件事放在了心上,前段时间她收集了不少楼盘信息,筛选出好几个比较适合的楼盘。

看房时,她不忘带上刚子,一个是刚子是亲戚,和沈青苗也亲,好做个见证,二是刚子也需要多出来见见世面,不拘是什么,都看看外面的世界总没错。

正好,邓刚也愿意跟她一起去。

顾细看中的楼盘基本在大学城附近,一个是适合丫丫,第二是这里的楼盘价格还算合适。

房子她都用相机给拍下来了,回去就寄给沈青苗,沈青苗收到后自然会给她打电话询问。

她自己还看中了大学城的商铺。现在很多新校区还在建,投入使用估计要一两三年后了。这里建起来后,人流量肯定不错。

刚子看得多说得少,就算顾细付款买下商铺,他也不多问。

反倒是路上,他询问了房子的问题。

“小婶,你和姑姑都在这里买房了,我是不是也要买?”出来G市这么久,刚子每天都在接收新信息,思想也成熟了不少。

“我建议是这样,”顾细道,“所以我们给你买社保,等满了年份,你想买房就可以买。”

“是不是越早买越好?”他常听刘姨聊天,言谈中有不少关于房价的事,他有空就听一耳朵。

顾细点头,“理论上是这样。”

刚子苦恼了:“我什么时候才能攒够钱买房呢?我也想让我妈我奶住上好房子。”有些事情越是清楚,越是苦恼。凭他的能力,真的能在G市安家吗?

顾细想了想,道:“楼上那套房子,本来就是作为员工宿舍,如果你有魄力,可以跟我签合同买下它,以后还月供给我。”

她提出这个想法,也是考虑过的,这个房子他们家不考虑居住,让员工住过了,算是二手房,与其到时卖给别人,还不如卖给自家人,让自家人得到实惠,最起码就算房子升值了,她肯定不会抬高价格。

邓刚听完顾细的提议,舌头都打结了:“小婶,我没有其他意思。”

“我知道。”顾细笑眯眯道,“我也是真心的。”

她给邓刚分析了利弊,邓刚心里很想,但理智让他却步:“让我想想。”

“好,也不急,等你工作再进一个台阶在考虑也不迟,到时工资多了,自然也会更有想法。”

两人一边走,一边说,在路上突然被发宣传单。

顾细以为是开业大酬宾之类的,定睛一看,竟然是寻找孩子的父母将丢失的孩子的信息印在了上面。

她停住脚步,被-拐孩子的父母见有人愿意停下,不由多说了几句,多一个人见到就多一份希望,他们不愿意放弃。

“我们也是看到觅仁村的那件案子才决定这样做的,有个同样和我们丢失孩子的人找到了他们的亲生孩子,劳烦您多看两眼。”这对夫妻看上去已经四五十岁,印在宣传单上的孩子才一岁多,现在估计都要二十几岁了。

顾细酸涩,接过印刷的单子,“多给我一点吧,我开餐馆,可以在客人点外卖的时候放一份进去。”

这对夫妻十分惊喜,连连道谢。

顾细写下手机号码,“如果有其他人也想这样做,可以联系我。”

“好好好!好人一定会有好报的。”夫妻热泪盈眶。他们跑了十几个城市,有冷漠的人有热心的人,碰上了热心的人,他们就会多升起一丝希望。

顾细摇摇头,没多说什么。

其实她也是在替她的养父母赎罪,做了自己能做的事情。

邹晓棠是新院区儿科的一名医生,她特别喜欢医院外面那条街的一间餐馆,餐馆叫“细心餐馆”,她特地进去看过,厨房是透明式的,可以看清里面的操作,很干净,而且服务员都会戴手套和口罩,卫生条件过关,最重要的是,味道很不错,小笼包尤其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