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天灾求生(6)(第5/6页)

而现在,可能是经过昨晚一晚的大风肆虐,招牌东倒西歪,横幅吹到地上,随处可见,宛如垃圾。

街道上也没几家店开门,开了门也很少人,一片萧条。

不过,有一个地方很多人,那就是医院。

车子从医院外面经过的时候,顾细看到医院门口的挤挤攘攘的车和人流就怕了。

“这也太多人了。”她看到好多老人小孩。

沈青松看了看手机,私人医院的群里也有医生说了些消息。

“说是好多流感。”

朱昶烨立马开快了点:“那我们不能下去,万一被传染了,可就不好了。”

顾细点头。

他们出来只是看看外面的情况,没必要下去走动,不出意外,以后应该不会再过来市区了。

几人很快回到明月湾。

把车子停在车库后,几人又特地出去感受了一下温度。

顾细:“我怎么感觉又冷了?”风太大了,直往衣服里面灌,好像想要透过衣服吹到人的皮肤、骨头缝里一样。

朱昶烨牙齿打颤,“谁能想到,我们昨天这个时候还感叹热,今天就穿着冬衣说冷了。”

沈青松都能感受到他的颤音,好笑道:“快回去吧。”

朱昶烨:他也不想。

可能是开车开久了,没有动,一下来就特别冷。

几人先进了玄关,在这儿坐着聊了一会儿天,散散身上的寒气,直接进去怕冷热交替太厉害,身体受不住。

沈青松:“保安那边进出检测一下体温就好了,保险一点。”

这么冷的天气,大家不见得愿意出门交流,但是让大家引起警惕也好。

“我待会儿在群里说一下,大家为了自己健康着想,应该同意的。”朱昶烨主动揽下了这个活儿。

他是助理,上传下达的业务十分熟练。

顾细看了看玄关,“我们可以把空间里几个类似于社区那种的户外健身器材放在这里,出去前热热身,回来的时候暖暖身。”

像是双人地上漫步机、单人健骑机、划船器就很适合,这种器材本来就是为了让民众玩的,难度比较低,特别适合让身体热起来。

正好,他们当初为了找到更适合孟兰的健身器材,刚好买了。

说干就干,顾细和沈青松从空间里拿出东西,沈青松和朱昶烨在玄关里摆了一下,正好放下两个单人健骑机和一个双人地上漫步机。

“你们在这儿捣鼓什么呢?怎么还不进来?”孟兰在里面左等右等,几个年轻人还在玄关,便出来看看。

看到这熟悉的健身器材时,孟兰笑了出来:“你们还买了这个?”

她当即踏上漫步机,找到了曾经在老小区里和邻居们一边唠嗑一边健身的感觉。

可是,看到顾细发在群里的视频和照片,她心中叹了口气。

这种日子估计很难过得去了。

“妈,想什么呢?这么入神?”顾细从后面揽住孟兰的肩膀。

孟兰回神,嗔了女儿一眼:“我在想今晚吃什么呢?”

“对了对了,你们都回来这么久了,缓冲够了,快进去喝姜茶,暖暖身子。”她从漫步机上下来,像是赶小鸡那样吧几人赶回去。

顾细点头应好,她感觉孟兰想的不是这个,不过对方既然不愿意说,她也不勉强。

晚上大家一致通过吃火锅。

鸳鸯汤底十分诱人,大家一边涮肉吃一边打开电视机。

顾细和沈青松都没忘记祝荣今天早上说过的话,七点的新闻有可能会宣布大消息。

再说了,孟兰也是每天要看新闻的。

顾细吃得饱饱的,新闻还没开始,听着电视里的背景音,她踱步走到窗边。

外面的地感觉都被冻透了,下午不下雪,现在又下起雪来。

“妈,我感觉明天就能开始做冰棍了,放在外面一冻,比冰箱效果快多了。”

孟兰:“你就只想着吃冰棍,做好了你也不许吃,太冷了。”

顾细:“我就是喜欢动手的乐趣。”

母女俩的斗嘴在新闻背景音出来时停了。

大家坐在沙发前,专心致志看新闻。

今天的直播,主持人只说了开头,后面镜头直接转到了全球发布会的现场。

领导人站在发言台前,严肃宣布:“我国认为,这次低温现象不会是偶然现场,具有持续时间长、危害大,范围广的特点……”

“我们必须做好防范措施,以应对低温带来的医疗资源紧张、粮食减产等问题……”

“甚至于,以后会进入到天灾时代。”

最后一句话,振聋发聩。

现场记者一片哗然,而且大都是国外的记者发出的动静。

正常发布会大约持续了二十分钟,前十分钟领导人讲话,后面十分钟是气象专家结合科技手段进行说明。

发布会现场没有设提问环节,现场的外国记者很不甘,只能愤然写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