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天灾求生(7)(第5/7页)

“不用,我们养一只小狗还是能养得起的,再说了,你们每次送来的饲料还有食物还有多的,不用麻烦了。”

顾细和沈青松为林教授种秧苗养家畜,所以的东西都是林教授那边提供的,他们只是出租了空间这个地方以及人力。

常勇还想推辞,孟兰一句话堵住了他想要说的话。

“勇子,你是不是和阿姨见外呢?”

常勇连忙否认:“当然不是。”

孟兰抓住这个话头:“那就行,这事儿你听我的,保证还给你一个健健康康的狗子。”

常勇心里暖暖的,只好笑道:“好,阿姨,那我也不和你们客气了。我还有其他的事情,先回去,明天再来过来。”

“去吧去吧。”孟兰和朱昶烨把人送到玄关。

顾细和沈青松之后又去了一趟,小狗已经能睁开眼睛了,看上去像是饿了。

喂了小狗后,两人顺便收拾了一下地里的作物和长廊下的动物们。

他们把长分成好几个区域,用栏杆隔开,互不干扰。

小狗住的是之前小鸡住的笼子里。

“今天餐馆里的菜还没有盛过来。”顾细道。

沈青松进别墅拿了几个大碟子,两人十分熟练地盛菜搬菜。

顾细心血来潮去制衣厂那边看了看,然后,眼睛一亮,跑回别墅确认了一下。

她和沈青松兴奋道:“青松,制衣厂也刷新了!”

沈青松过去一看,果然,之前他们拿走了那几块布料,那个位置本来是空的,现在又有了布料。

“满打满算,今天正好是三个月。”沈青松计算道。

餐馆是一天一刷新,顾细想了想,“难道制衣厂是一个季度刷新一次?按照普通人的生活方式,每天都要吃东西,但是买衣服一般是一个季度换一次新衣。”

沈青松:“有可能。”

说话间,他已经提起了制衣厂里的布料:“我们可以验证一下。”

这次肯定是要把制衣厂里的所有衣服布料搬回别墅,看看三个月后会不会再次刷新。

“那我们岂不是白白浪费了一次刷新机会?”顾细提的东西不重,她可以多走几次,但不能提得太重。

“不过,能刷新就已经很好了。”她自问自答。

他们家现在的生活已经比大多数人好太多了,不能太贪心。

两人出去和孟兰说了一下,孟兰就差直呼好家伙了:“那也太好了!”她以后多给乖宝做几件衣服。

小狗恢复得很好,几天时间就活蹦乱跳。

常勇高兴地抱住小狗,晃了几下,“林教授和他的学生问了好几遍,现在好了,总算可以接回去给他们看看了。”

“你们打算养这只小狗?”沈青松问。

“嗯,”常勇的眼神在在看到小狗时温柔几分,“既然遇到了,那就养吧。”

小狗似乎明白了常勇这句话的意思,奶奶地嗷呜了一声。

常勇轻轻地摸了摸小狗的后背,看向顾细和沈青松,“这几天多谢你们了。”

顾细摇头:“不用客气。不过,因为小狗这件事,我有一个新的想法。”

说起正事,常勇瞬间严肃起来:“你说。”

“我也是从小狗这里得到了灵感,”顾细缓缓道来。

“你们发过来的数据说,农场养殖的家畜成活率比较低,而我们空间的成活率几乎是百分之一百,可我们空间的地方实在有限,里面已经不能再进动物了,那是不是可以像是小狗这样,那些小崽子在我们空间待过几天后,再送到别的地方去养?”

常勇斟酌了一下,点头:“我觉得可以试试。回去我和林教授说说。”

沈青松道:“如果要当面谈,你直接发消息给我们,我们过去就好,可不能让林教授过来。”

现在新闻上特路滑摔跤的事故。老年人可不能摔跤。

常勇在这事儿上不和沈青松客气:“好。”现在每一位农学家都是珍宝,当然,沈青松和顾细也是。

几天后,沈青松和顾细林教授那边确认好了,从明年一月份开始,实行这个想法。

现在离明年一月份也差不多了几天,正好空间里有一批幼崽适合出栏。

晚上,大家照例一起吃饭。

吃着吃着,突然间,屋内突然一黑。

孟兰惊呼一声。

顾细和沈青松、朱昶烨还算镇定。

沈青松:“应该是停电了。”

他摸出手电筒,屋子里亮了一点。

朱昶烨提着另一个手电筒道:“我上去看看。”去最高层的窗户看看其他人家是不是也没了光亮。

沈青松拉好厚实的窗帘,要是这会儿其他人家都没有光亮,单单他们这儿有,可就惹眼了。

不过,他们围墙建这么高,别人估计也很难看到。

朱昶烨很快回来:“小区里都是黑的。”

那就是全部停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