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龙凤呈祥(38)(第6/10页)

她可真是一个雷厉风行的甲方。

卫生巾目前只是小范围试用,等戴思弦进行改进后,就可以进行村里的大范围试用了,确保所有人都没有出现过敏反应,或者其他问题后,她们才有可能推向市场。

纸作坊倒是比这个卫生巾厂要早开始,届时卫生巾也会由纸作坊的人生产。

听说村里又要开新作坊了,除了上工之外,还没有作坊归属的女同志们十分开心。

有作坊的人特别好,平时作坊有活儿的时候,会去作坊干活儿,会根据工作时长发工资,没活儿的时候就去是村里上工挣工分。有工资又有工分的,多好。

顾主任还说,什么时候作坊的规模变成了厂,她们能全天候在厂里上班,那才是真的生活变好了呢。

纸厂招完新员工,趁着这个喜事,顾细和沈青松商量了一下,决定请电影放映员来他们沈家村放一场电影。

这个消息通知出去,村里的热闹不亚于过年。

大人们小孩子们全都奔走相告。

不少人家都都飘出香味来,这是为了晚上看电影准备点零嘴呢。

电影在公房的院坝那里放,地方比较宽敞,要是在空仓库里放,挤不下。

公房就是一座很大的房子,里面放上村里集体所有的工具,收成的时候,粮食会被放到这里,院坝就是用来晒粮食 。

院坝很大,正好适用于看电影等等户外集会的活动。

电影放映员踩着单车载着工具到了沈家村。

巡逻队的人已经把两根长长的壮实的竹竿给固定好了,这是用来挂白幕布的。

电影放映员很满意。

事实上,他也听说过沈家村,魔芋和魔芋爽还有豆干可不是盖的,最神奇的是,沈家村的豆干多放几天都不会坏,听说是那个包装很有技术含量。

把放映机、白炽灯泡等等东西放好,放映员静待天黑。

沈家村人这次没把放电影的消息外传,只有村里人看电影,不用像以前那么挤。

不过大家还是喜欢坐在前排,还是有很多人提前去占位子。

沈青松只有一个要求,有序进退场,不要出现踩踏受伤事件,不然下次就不请电影放映员过来了。

所以大家都十分有序小心,秩序非常好。

顾细和沈青松几乎是电影开始才过来,他们直接站在最后面。

电影幕布挂得比较高,坐在后面的人也能看到,沈青松放心了。

有村民看到两人,喊道:“大队长,顾主任,你们坐在前面呗。”

“不用,”沈青松摆摆手,“我们就凑个热闹。”

电影放映员在后面听到村民和沈青松的对话,不由感叹,这个沈家村的大队长还真的和别的大队长不一样。

要是别的生产队,大队长早就大摇大摆直接走到前面了。

可能这就是人家沈家村大队能繁荣起来的原因吧。

村民们看电影看得很尽兴,一连几天都在讨论,大家的精神状态明显愉悦且高昂了很多。

顾细心中默默盘算,平时除了学习,讲座,每个月可以适当举行一次娱乐活动。

九月天高气爽,顾细打算给学生们举行一次运动会。

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学生,这样也相当于全村人都参与进来了。

果然,无论是学生老师还是家长都很感兴趣。

“还比谁跑得快咧?哈哈,我们家那小子,只要喊一句有吃的,比兔子跑得都要快!”

“还有比谁跳得远!这样都能比,顾主任为了给孩子们送奖状简直太拼了。”

在很多村民看来,这样的运动简直是过家家,谁没空去训练谁跑得快,跳得远,那不是折腾力气,浪费粮食吗?

不过现在大家生活好了点,吃饱穿暖绝对没问题,也就不在意了。

沈归黄趁着休息日,带着岳父岳母回来看老婆孩子,发现沈家村特别热闹。

一问,才知道是沈家村举行学生运动会,他老婆带着儿子去参加幼儿园的比赛去了。

沈归黄幽怨:“怎么没告诉我呢?”

他看向到处热热闹闹的村子,“我感觉咱们沈家村比城里还要热闹。”

那种透出来的勃勃生机,是城里人都没有的。

王父王母轻咳了声,他们以前还觉得女儿为了孙子的教育回到沈家村是胡闹,现在看来,实在正确不过。

女儿挣钱不比在棉纺织厂少,而且状态肉眼可以可见地好了起来。

孙子圆圆更是在幼儿园被教得礼貌又聪明。

王母心中有个想法,女儿说在沈家村好多活动呢,她也想参加参加。

“老王啊,今天你和归黄回去吧,我和沈家村住一段时间。”

王父:“你……”

“我什么我,我现在又不用上班了,你们自己有手有脚,难不成还活不了?”王母一句话怼回去。

王父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