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2/4页)

发送那刻,她才意识到气氛不对。

“这么熟悉行情,经常包人?

“没有啊,我只想包你。

这奇特的对话,莫名有种富婆包养小白脸的既视感……

联想到程依说的老板包养男女陪玩上新闻的事,时萤生怕产生歧义,正准备解释,却被突如其来的微信电话打断——

她只好先点了接通。

“喂,客厅的饭盒看见没?”方景遒的声音比平时闷沉。

“嗯,看见了。”

时萤回完,久未听见声音,却也没挂断。察觉到对方欲言又止,她继续问:“还有别的事?”

“猜我刚去搬东西碰见谁了?”方景遒故意卖了个关子。

时萤拎起沙发上的抱枕放在怀里,配合地问:“谁啊?”

对面沉默了会,语气略显古怪:“你还记得陆斐也吗?”

言毕,时萤摆弄抱枕的手僵了下。

时隔多年,再次从方景遒口中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她居然有种诡异的时空错位感。

“喂?”方景遒以为时萤掉线,吐槽道:“你这什么信号啊?”

“哦,电梯里网络不好。”时萤回神,随口编了个理由,顿了下问:“你这语气,难不成是跟对方打了一架?”

“和他打架,我脑子坏了?”方景遒笑了,解释说:“感冒戴着口罩,他压根没看见我。”

“哦,那你生什么气?”

“你哪只眼睛看见我生气了?”

时萤忍不住腹诽:眼睛没看见,可是耳朵听到了。

很快,对方露出真面目:“律师这么忙,他居然没脱发,而且——”

“而且什么?”

“他按的顶楼。”

时萤:哦豁,明白了。

顶层独户,全款,没房贷。

她现在住的小区是余绵近几年最热门的楼盘,均价逼近六位,方景遒买的这套一室户型首付就已不菲,那几套顶楼独户预定时更是只接受全款。

时萤将此总结为:曾较过劲的同学重逢成邻居,一方事业有成坐拥豪宅,一方埋头实验室靠剥削苦逼还房贷。

“你要是真想赚钱,倒也不是没办法。”时萤难得出声安慰。

方景遒扬声轻笑:“那还是算了吧,怕跟老板拍桌子吵起来。”

时萤知道他只是说说,不然也不会推了博士毕业时的高薪offer,回A大抠着青年经费搞研究。

挂断电话,时萤才发现Fly0220已经下线,对话停留在最后的尴尬中。

不知道对方是否对她的形象产生了误解,只能等下次上线再做解释。

今天接收到的信息太多,她头脑混沌地回了卧室,躺在床上放空发了会儿呆,然后又刷起了微博。

互关的情感博主发来私信,拜托她帮忙转发刚更新的电台节目。

时萤捧场转完,顺手打开了播放。

电台节目的内容围绕着学生时代最深的回忆,极有情绪感染力的轻柔女声读着一则评论——

别人对校园的记忆,都定格在吵闹的操场,塞满桌洞的试卷,数不清的考试,名为悸动的暧昧。只有我,好像始终站在旁观者视角。

那时候总会出现这样一类人,即便不认识,对方的消息仍见缝插针地飘在你耳边。有些人注定是主角,而更多的我,是见证主角人生的配角。

不知是因为方景遒电话里的唠叨,还是因为舒缓催眠的电台节目。

迎着窗外皎洁柔和的月光,时萤很难得地,梦见了附中的日子。

……

人生的前十八年,像是被提前规划好的剧本。

方茼对她的管教大到学习成绩,小到穿衣打扮。面对360度关心,就算时萤偶尔有点厌倦逆反的小火苗,也都被掐灭在萌芽状态,成不了气候。

她依着方茼的期望拿回一张张奖状,在长辈老师面前礼貌得体,甚至从不和同学红脸。

破天荒让她在方筒心中贴上叛逆标签的,却是一场插曲。

初三那年,时萤被方茼带去整牙,却在拔完智齿后发了烧,不得不请了半天病假在家休息。

醒来时,体温已经退了。

时萤热了方茼给她熬的粥,用座机给母亲打了电话说下午会去学校上课。

临出门前又接到方景遒电话,对方忘带体育课的篮球,让她一并送去。

时萤换好校服,出门前又戴上了口罩。她刚拔智齿,原本白皙莹润的脸颊红肿得厉害,看着有些吓人。

A大家属院和附中只隔两条街,她每天都是步行上学,只是今天进了与初中部相反的东门。

时萤抱着篮球找到高二3班,班级空空寥寥,应该都去了操场上,只剩方景遒靠在门口等她。

看见她出现,方景遒走过来接球,却被时萤偏了个身:“先给钱。”

“真是个祖宗。”方景遒无奈,从兜里掏了半天,最后拿出张二十的纸币递给她,才赎回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