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第2/3页)

“时萤。”

“啊?”

“帮我拿下外套。”

“……哦。”

时萤在周围人的视线中,接过陆斐也随手递来的西装,抱在了怀里。

没想到,正在补妆的陈如萱突然蹙起眉,瞧了她一眼,目光继而落在那件剪裁精细的西装上。

时萤蓦然感觉怀里的西装有些烫手,正想着要不要劝陆斐也穿回去,陈如萱已经补完了妆,背着包走来,不好意思地开口——

“时萤,采访车开不进来,要不……我的包包你也帮我背着吧。”

时萤:“微笑.jpg”

行吧,是她敏感了。

……

这档访谈节目的录制节奏相对随意,A大是百年老校,两人行走在校园间,隔着摄影机也能感受到背景蕴藏的文化底蕴。

陈如萱控制着访问节奏,已经将陆斐也在A大的求学经历讲了大半。

望着不远处谈笑自如的男人,校园环境的烘托下,时萤记忆中那个模糊的形象逐渐具体了起来。

她对陆斐也的了解,隔断在他大三出国交换。直到进了德盛,才从旁人口中完整了男人后面几年的经历。

大三前往美国交换,拿到学士学位后继续在美攻读LLM,并顺利进入知名外所,工作领域在随后几年慢慢转向了国际商事仲裁。

要知道,涉外仲裁需要极高的知识与能力储备。跟团参与旭飞案是陆斐也职业生涯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他一个中国人,能够在那样激烈的竞争下脱颖而出,实属不易。

陆斐也向来目标明确,不会放过任何机遇,也永远能把握住别人递来的橄榄枝。

不知不觉间,一行人走到了德仁楼门口,摄影机前的两人也聊起了德仁楼的历史。

即使当初没能考上A大,可时萤对A大这些建筑并不陌生。

德仁楼有A大最大的礼堂,经常举办各类大型比赛和校园晚会。

她也知道,陆斐也大二那年,曾在这拿到了华风杯的最佳辩手。

此时此刻,西装革履的男人站在空荡的礼堂,望着宽阔的舞台,在陈如萱抛出话题后,晏然自若地聊起往事。

……

时光重新拨回2014年。

六月份的余绵,像是一个巨大的闷笼。暑气恣意沸腾,头顶的烈日照得人浑身发烫。

时萤刚结束高考,赖在家里待了两天,就接到方景遒的电话,趾高气昂地吩咐她去送落在抽屉里的身份证。

得到对方请吃饭的许诺,时萤合上画册,随手扎了个丸子头,穿了件浅绿色防晒衣和牛仔短裤出了门。

拿着教职工家属的证件,时萤进校门时没有被拦。然而黑色遮阳伞根本顶不住近四十度的高温,路过超市时,她买了根绿豆沙味的冰棍解暑。

本科学生宿舍需要穿过教学楼,走到德仁楼旁边时,时萤看到了门口悬挂着的横幅,和旁边立着的宣传图——

第二十三届华风杯模拟法庭决赛:A大代表队vs政法大学代表队。

望着宣传图第二排熟悉的名字,时萤将刚吃完的冰棍签子扔进一旁的垃圾桶,收起遮阳伞,鬼使神差地走进了德仁楼一层的礼堂。

偌大的礼堂里观者云集,除了法学院学生,也有其他专业的来凑热闹。时萤在最后一排坐下,前方舞台上,双方已经开始总结陈词。

礼堂通亮的光线下,右边第二个位置上,男生从容不迫地坐着,面容清隽冷淡,指节间夹着一支黑色的笔,时不时低下眼睑记录。

前面坐着两个法学院的男生,正在窃窃私语——

“被告那二辩抓漏洞能力也太强了吧,逻辑完善,简直是降维打击。”

“真不敢相信才大二,这种人以后千万不要在法庭上碰见。”

“不战而降啊,你个怂货。”

“狗屁,我这是有自知之明。”

没多久,原告方对着演讲稿陈述完毕,坐在那长舒一口气,却卸不掉脸上沉重的压力。

随后,时萤看到陆斐也衔着浅笑,好整以暇地伸出两根指节,压了压面前的话筒,气定神闲地开始最后陈述。

他全程脱稿,逻辑清晰,引述时字字珠玑。眼神漆黑笃定,声线低沉,淡笑从容,一下下敲击着原告方的心神。

这场一边倒的比赛结束,坐在时萤旁边的几个女生仍在议论——

“靠,陆斐也怎么能这么帅,他哪是在发言啊,简直是在发光!”

“果然男人散发专业魅力时最戳人了,这么帅到底有女朋友了吗?”

“前两天听说王清姿表白了,不过后来没什么动静。”

“真假?王清姿都没戏?”话说一半,女生突然停住声音,过了会儿,没忍住脱口:“艹,他是不是往这看呢?”

“哈哈上吧姐妹,没准你才是真命天女。”

陆斐也的视线一闪而过,仿佛只是随意的一瞥。

时萤低了低头,松开握着遮阳伞的手。下一秒,口袋响起清脆的铃声,她掏出手机,果然是方景遒打来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