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第2/2页)

皇后娘娘就是原先的幽州节度使夫人。

大约是丈夫儿子长年在外征战,长子又战亡,皇后娘娘有些老态,但却温和慈爱,有命妃失仪,也不曾发怒。

朝中高阶武官,大多是从幽州征战过来,家中原配也不是大家闺秀出身,加上骆晋云年少得志,才娶妻两三年,所以薛宜宁站在一众命妇里,年轻貌美又雍容大气,十分显眼。

皇后娘娘看见她,命她上前相见,看了她许久,夸赞道:“骆大将军生得俊朗,骆夫人也是这般花容月貌,姿仪万方,倒是一对璧人。”

说罢,从身上取一只镯子下来赏给了薛宜宁。

如此殊荣,自然是羡煞旁人,老夫人也脸上有光,喜气更甚。

听皇后娘娘抚慰一番,吃了馄饨,领了赏赐,众人便该退了。

正要离宫时,却有一名宫女过来,朝薛宜宁道:“骆夫人稍候再出宫,许昭仪有请。”

薛宜宁顿时就想到了舒靖靖的话。

所以她是要和自己说许昭仪的事?

可到底是什么事呢?好端端的,这位许昭仪要见她做什么?

薛宜宁让老夫人先行出宫,自己随宫女去见许昭仪。

直到面见许昭仪,给许昭仪行礼,她仍然不知许昭仪是谁,她不认识。

许昭仪年龄似乎与她相仿,小巧的脸庞,有一双丹凤眼,非常好看,莫怪她能得宠,确实是百里挑一的美人。

许昭仪让她抬起头来,也静静看着她。

许久,她笑道:“果真是美人,难怪能教人见之倾心,什么都能不顾。”

言语中,竟有几分失落之意。

薛宜宁连忙道:“娘娘鸾姿凤态,般般入画,才是国色天香。”

许昭仪说道:“你可知,我从前并不姓许。因为家道中落,父母皆亡,我在流亡辗转间被远方姨母收养,才改了姓。后面又生存艰难,不得已进宫选秀,却因家世拖累,费尽心思才得个御女封号,一年到头,连皇上的面也见不着。”

薛宜宁不知她为何和自己说这些。

正想着如何应答,只听她继续道:“我先前,本姓唐,金陵唐家,排行第三,夫人或许听说过我。”

薛宜宁蓦然抬起头来。

金陵唐

家?

唐家的,三姑娘?

那是,裴隽的未婚妻……

不知想起了什么,许昭仪的眼中隐隐露出泪光。

她缓缓道:“一直想看看薛家大小姐是什么模样,如今算见到了,却也不冤。”

什么不冤,输得不冤。

薛宜宁心中惊起千层浪,连气息都暂停了下来,一张脸白得不见血色,怔怔看着眼前珠玉满堆的女子。

许昭仪仍看着她,继续道:“原来这就是他喜欢的姑娘。”

薛宜宁仿佛被倒了一桶冰水在身上,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她曾经也数千次的想,是什么样的女子,将来能嫁给他?

许昭仪叹了声气,苦笑一下,说道:“行了,你退下吧。”

话到最后,已露出几分不悦和冷淡。

既然是唐家那位三姑娘,她当然不会喜欢自己。

薛宜宁叩首向她跪安告退。

出许昭仪寝宫,走在高高的宫墙内,薛宜宁拢了拢身上的斗篷,却仍挡不住寒风。

原来这就是舒靖靖要告诉自己的,许昭仪,就是唐三姑娘。

她知道,唐家也是出事了的,只是她自己尚且过得似一团乱仗,并没关注过唐家人后面怎么样了。

通常能进宫封妃的女子,都是家中有势力有名望的。

家世差一些的则次之。

而像唐三姑娘这样,家破人亡,流落到远方亲戚家的,多半是在宫中受尽磋磨,老死一生,所以这样的家世还会进宫来,一般是无奈之举。

她没想到唐三姑娘竟然进宫了。

舒靖靖说是贤妃失宠后提拔的,那大概便是贤妃因之前王家一事而被皇上责怪,心中生起危机,于是开始提拔自己的人。

所以唐三姑娘抓住机会,成了许昭仪。

贤妃必定是对骆晋云有敌意的,那许昭仪呢?

是不是也对她有敌意?

没有人会心甘情愿被退婚,更何况是许昭仪这样出身好,又美貌的女子,心中必然有几分傲气。

至少她就查到了裴隽是因为自己而想退婚的,当时他们的事并没有公开,没几个人知道,若不费些心思,极难查到。

所以,许昭仪对这件事,十分在意,兴许还钟情于裴隽。

薛宜宁走出宫门外,深深吸了口气。

明明已经是午后,当是一天最暖和的时候,她却觉得更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