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分享(第2/3页)

聂清舟点了一下幻灯片,片上出现了一个银河系的层次结构。

“第二点,也是非常重要的点,是分析这个宇宙,这些素材为何打动了你?它们的价值在哪里?我们时常会接触到一些有冲击性的信息,如果不去思考,那么它们只是挑动情绪的星际尘埃而已,随着情绪消退,它们也失去了价值。思考是让这些信息从尘埃聚成恒星的方法。”

“但在这里,需要尤其注意的事,是要站在宇宙的角度思考。也就是说最好剔除主观印象。人很难不被一些符合自己情绪、利益的想法或论调所左右,如果陷入主观情绪中,思考只会是祥林嫂式的发泄。在看待这些事时,最好你是一个剔除了自身人种、性别、年龄、甚至人类身份的客体。当思考足够客观,才能从这些信息中得到最冷静的信息。”

“像是这幅照片,阳光中闲适的儿童和路边尸体的惨状产生了极其明显的对比。在情绪的角度,可能想法会是唾弃集中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但是在一个无情而客观的角度看,人类拥有一种强大又不幸的能力——人类自身倾向于不惜一切地适应这个世界,为此剔除掉恐惧和敏感,甚至于感情。有了自己的思考之后,才能把它们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当你构思故事时可以把这些素材信手拈来。”

“第三点就是动笔写的时候,你要安排这个宇宙的运行规则,这是最难的部分,因为每个素材和亮点自有其逻辑和轨迹,难免相撞,必须要有所牺牲。所以要想好突出哪一方面——情节、情感、人物?要把什么放在最中心,怎么围绕着这个中心旋转?”

聂清舟接着介绍了几位他喜欢的小说家,摘取他们的文章内容分析他们的行文风格和写作手法,建议大家多学习和练习。

最后他在幻灯片上打出了整整一页书单,他保持微笑,指了指天空:“现在的宇宙处于生星时代,无数的恒星诞生,将要持续亿万年。希望我们内心的宇宙也是如此。这是我的推荐书单,我的分享到此结束了,感谢大家拨冗聆听,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

底下挺安静的,一双双大眼睛看着他。以聂清舟的经验来看,这种公开分享结束的时候,除非提前安排好的一般都不会有谁提问题。

他满意地准备结束自己的分享,就在此时他看见坐在第一排正中的夏仪举起了手,她的手举得很高,眼睛深深地看着他。

聂清舟怔了怔,磕巴地说:“你……这位同学有什么问题吗?”

“能再讲一篇吗?你的小说。”

张宇坤在夏仪旁边小声起哄:“舟哥再来一个!再来一个!once again!”

聂清舟捏了捏眉心,他的余光扫视了一遍底下的听众,很多人居然露出了感兴趣的眼神……比起经验分享,他们好像更想听故事?

于是他回忆了一下,说:“那我简短讲一下第二轮的小说情节,作文大赛第二轮的出题是《隐瞒》。我写的这个故事和第一篇小说是同一个世界观,在一个孤儿院里发生。”

在这个孤儿院里有一个不起眼的小女孩,大家谁都不在意她。每天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就会偷偷爬上孤儿院的钟楼,跟她的父亲“打电话”。

她的父亲是无线电专家,参军之前给了她母亲一个联络器。在战火纷飞通讯中断的时候,她母亲可以通过这个联络器和她父亲联系。后来母亲去世,小女孩到了孤儿院,她开始用这个联络器寻找她的父亲,一开始怎么也无法接通,后来终于有一天,她听到了那头她父亲的声音。

父亲安慰了初到孤儿院惶恐不安的她,她开始时不时用联络器跟父亲分享日常,从父亲那里得到的安慰和鼓励支撑她在孤儿院里生活下去。

战争快要结束了,她的父亲承诺来接她,从那以后联络器就再也没有被接通过。她忐忑地等待了数月,最终欢喜地迎来了她的父亲,和她父亲一起去往一个山清水秀,没有战争的地方。

她的年龄还太小,所以并没有发现这个人的声音,与那个跟她聊天的父亲并不相同。

正如她也没有发现,那个和她聊天的父亲,并不是她真正的父亲那样。

事实上她的父亲早已死在战争中,敌方的某个士兵杀死了他,并将他身上的所有财物据为己有。某天,一个其貌不扬的盒子出现了异动,士兵意外接通了这个联络器,然后听到里面传出来小女孩的哭声,喊着爸爸我害怕。

士兵鬼使神差地答应下来,笨拙地安慰她。

他所有的家人也在战争中身亡,他曾经怀有疯狂的仇恨,却在一次次假扮女孩的父亲中,感觉到一丝慰藉,渐渐把女孩当成了自己的女儿。他满怀愧疚,决心向她隐瞒一切,等战争结束就去接她,竭尽所能把她扶养长大。